兩人騰的站了起來。金山語氣焦急:
“漲到多少了?”
小海呼哧帶喘,想開口一時卻說不出。大花提起茶壺斟了一杯遞過去:
“小海彆著急,慢慢說!”
小海接過茶杯猛灌兩口,這才喘勻了氣:
“大姐、姐夫,現在穀子漲到二兩銀子一石,白米已經漲到三兩了!”
“這麼貴!”
大花和金山倒吸一口涼氣。這個漲幅已經比平常高出一倍。平民百姓哪吃的起啊。
小海卻是一臉興奮:
“這才哪到哪啊,聽說上次遼東大旱,白米漲到八兩一斤”
“小冰河千真萬確,四白哥真是未卜先知…”
金山偷眼看向大花,卻見愛妻滿臉的自豪,心中不由得一陣感歎,自己這個小舅子實在太厲害了。
開春時李四白經過遼陽,就安排大花以釀酒為名,收購囤積各種糧食。
到盛夏大旱初顯,夫妻倆已經囤積了六七百石糧食在酒坊。如今糧價一漲,賺個幾千兩跟玩似的。
金山正慨歎間,忽見大花麵露不忍:
“唉,要不咱們便宜些賣吧!”
“糧價這麼漲法,不知道遼陽得餓死多少人…”
金山嚇了三魂出竅:
“娘子,萬萬不可!”
大花吃驚的看向金山:
“為什麼不行?”
金山一臉無奈:
“其實遼陽城並不缺糧,隻不過糧食都在糧商士紳手中。不說彆人,單是城外李總兵莊園裡的糧食,就夠全城的人吃到開春”
“還有其他士紳,都等著糧價上漲大賺一筆呢。咱們低價賣糧就是斷他們的財路,還不被生吞活剝了?”
“再說就咱們這點糧食,根本影響不了大局,真降價隻會便宜了糧商…”
一番話驚的大花合不攏嘴。好一會才不死心的反問道:
“難道咱們就什麼都不做?”
金山啞然一笑:
“當然要做了,這麼多人替咱們賣酒,總不能讓人家餓死吧”
“咱們雖然不能降價,但送一些給親朋好友誰也管不著…”
大花沉吟半晌,終於點了點頭:
“唉,也隻能如此了!”
“誰叫四白官當的太小,想做點善事也畏首畏尾…”
夫妻倆剛商定方略,次日東風車行的人便上門,送來了李四白的信。
大花展信一看,李四白所說倒和丈夫不謀而合。心中又好笑又自豪,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都比自己聰明。
李四白也是無奈之舉。他倒是想開倉放糧,可也得有那本事才行。
在遼陽他的從九品牌子狗屁不是,沒人打他主意就阿彌陀佛了。最佳策略就是搭車賺上一筆。
之後兩個月,遼陽糧價翻著跟頭的漲。終於穀子達到四兩,白米達到八兩每石時。大花金山夫妻開始出貨,一個冬天,淨賺四千多兩!
而另一邊的廣寧,則是另一種風景。
今年廣寧的災情,在遼東是最重的一波。大部分人家,收獲都不及往年二三成,雖未絕收也差不多了。
朝廷雖減免了部分賦稅,但杜家屯幾乎都是軍戶,衛所軍糧照樣催逼。膽敢不交,披枷帶鎖扒房拆屋。
所謂小胳膊擰不過大腿,小小軍戶又能奈何?最終繳了軍糧之後,每家每戶的糧食都所剩無幾。
剛剛入冬,村裡的窮人就有斷糧的了。有的上山打獵,有的人下河摸魚,挖草根啃樹皮,上街乞討剪徑搶劫。為了苟活性命,可以說想儘辦法淒慘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