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不敢!”
萬曆帝冷哼一聲,因這一身病痛,他已經二十幾年沒有上朝。就是怕這不堪模樣,被臣下看了笑話。隻有在這深宮之中,這些太監宮女隻會擔心他的健康,絕不敢有半分恥笑。
“哼!去把鄒義叫來!”
小太監如蒙大赦,連謝恩之後連忙起身倒退著出去叫人。
鄒義是司禮監秉筆太監之一,官位雖不如掌印太監,卻能和其他幾位秉筆分享“批紅”之權。
萬曆病痛纏身長期怠政,無力處理內閣每日送來大量奏折,全賴幾個秉筆太監批閱。
鄒義幾人,可以說是真正掌握大明最終否決權的人。
時間不長,鄒義小跑著進宮覲見。跪倒在地正要行禮,斜倚在龍床的萬曆早不耐煩:
“不要弄著這些虛禮,你把遼東的奏折找出來,給我念一遍…”
鄒義順著萬曆的手指看去,原是案上一摞留中的奏折。
所謂留中,就是臣屬所上奏折,經內閣批閱票擬,轉呈到萬曆麵前。
萬曆親自批閱或秉筆太監批紅,比如準或不準,或是知道了,表示已知臣下所奏之事。
然而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內閣轉呈的奏折,到了萬曆這便石沉大海,既不準許也不否絕,更不交由內閣評議,臣下甚至不知道他看沒看。這就是所謂的“留中”!
萬曆怕擔心被太監架空。即使由秉筆太監代批,也隻挑些他覺得重要的奏折處理。
最近十年,他的身體每況愈下。所以呈交的奏折有八成留中不發,尤其是人事和財務相關的,基本都是石沉大海。
這也是萬曆在後世飽受詬病,被評為怠政懶政的原因。
然而薩爾滸噩耗傳來,萬曆驚覺一直藐視的後金,此時已成心腹大患。
那些原本不起眼的奏折,忽然間就變得重要起來。他倒是要看看,這些遼東臣子,到底都說了些什麼。
鄒義秉筆多年,和主子配合嫻熟。聞言立刻拿起一本奏折,一字一句念了起來。
“廣寧經曆司鄭術及奏報,今夏廣寧大旱…”
正如萬曆所料,大部分奏折都是些雞毛蒜皮的破事。除了彈劾政敵,就是各自不著邊際的建議。
而且低級官吏奏報之事,和上司多有重複。看一眼都是浪費時間。
不過遼東陡生巨變,饒是萬曆頭疼眼花又牙疼的厲害,還是強撐病體,耐著性子聽鄒義讀這些陳年奏折。想從中找出,建奴忽然做大的原因。
鄒義連念了十幾本奏折,在萬曆眼裡都是無關緊要之事。此時他已凝神半晌,一陣困乏洶湧而來,心中頓時煩躁起來。
“果然都是些廢話!”
“算了鄒義,再念一本你下去吧…”
鄒義連忙點頭稱是,放下奏折隨手拿起下一本:
“開原巡檢司李四白,奏請關閉撫順、廣順關馬市…”
萬曆聞言一愣,手撐龍床騰的一下坐了起來: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喜歡1620!奪舍大明從遼東開始!請大家收藏:()1620!奪舍大明從遼東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