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金山邁步進屋,行禮見過嶽母後解釋道:
“娘,四白還真沒騙您”
“他現在提舉遼東遼東鹽課,去視察廣寧鹽場那是理所當然”
有讀者肯定要罵人了。廣寧地處遼中腹地你跟我說有鹽場?
這就要從衛所賦稅製度起了。
遼東25衛,每年各有額定的糧、草、鹽、鐵的征收額度。
有些衛所地處內陸,鹽額又比較少的,便上交鐵、布抵扣鹽課。
問題是遼東衛所製度,最核心的精神就是自給自足,所征賦稅大部分是留下自用的。
兵額少的衛所還可以買鹽,像遼陽廣寧這種大城,每日耗鹽數量巨大,用鐵抵扣先虧一道,在花錢買鹽就更虧了。
所以各衛所紛紛派人趕赴沿海開辦鹽場,隻把牌子留在本地。
比如遼陽、廣寧的鹽場,大多在海州營口的海邊。
本地雖然留有人手,但隻負責倉儲轉運之事。所以李四白去廣寧查鹽是理所當然的。
幾人圍桌坐下,金山一番解釋後,張氏明白是自己心急了。不過能早一天見到兒子,她才不在乎這些細節。
李四白見到老媽也很開心,拉著張氏的手說道:
“娘,既然來了就彆走了。反正最多一兩年,大家都得過來…”
張氏笑的合不攏嘴:
“那到不用,等你定了親娘就回去,你爹他離不開我…”
李四白笑容頓時凝固:
“成什麼親?”
張氏振振有詞:
“兒子,你今年都十九了,再不成親像什麼話”
“娘這次來,就是專門來幫你找媳婦的!”
一抹倩影在腦海一閃而過,李四白叫苦不迭:
“娘,我還不到十七好吧?”
“每天忙的腳打後腦勺,哪有時間成親啊…”
張氏可不管那個。李家男丁一個個娶妻生子。現在小輩裡就剩李四白和小海沒成家。把她急的團團轉。
正好李長安回家接老婆,便迫不及待的跟了過來。
麵對兒子的敷衍,張氏氣不打一處來:
“你沒時間不要緊,娘有啊!”
“金州城這麼大,我就不信找不到一個好媳婦…”
李四白頓時啞然。眼看大姐摟著兒子,看著老娘和自己鬥嘴,掩口偷笑樂不可支。連忙朝姐夫使個眼色。
金山心領神會,輕咳一聲插言道
“娘,小胥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張氏眉頭一皺:
“都是一家人,小山有什麼話儘管說”
金山沒被嶽母的表情嚇倒吸,侃侃而談道:
“娘,如今四白官路亨通,我看成親之事不急於一時!”
“不如待日後高升,再選門當戶對的姻緣,對四白的仕途也有助益…”
張氏聞言一愣,她是一心為孩子好。按金山所說,現在成親是低娶,那兒子豈不是虧大了?
大花擺弄著兒子的小手,也插言道:
“娘,我夫君說的對啊!”
“四白現在就實授七品,以後肯定還會再升,男子漢功業為重,又何必急著成親?”
張氏頓時呆住。若兒子還是從九品巡檢,她肯定要逼他結婚生子。
可如今虛歲十九的正七品,在整個大明朝也是鳳毛麟角的存在。現在成親,沒準還真是壞了前程。
張氏猶豫半晌,忽然抬頭看向李四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