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憲大人不看質量,倒先問起價格,孫求雲有些措手不及。還好他們匠人之間,最愛傳播這種八卦,倒也信口拈來:
“回大人,西洋自鳴鐘製造不易,大明隻有京師、鬆江、福建等地能仿製”
“聽說西洋鐘最賤者,也要五十兩一座,按規格形製大多百兩以上…”
李四白一陣愕然。原來大明早就能仿製鐘表了。不過這個價格,還是大有可為!
“孫老,這架航海鐘,隻算材料大約花費多少?”
孫求雲業務精熟,默然心算須臾間便有了結果:
“回大人,此鐘所用銀、銅、鋼都是本衛自產”
“東西雖不花錢,但生產消耗柴薪運費,約折工料銀二兩左右…”
李四白一邊聽著,心中同時核算成本。
這次做航海鐘,參加的銅、鐵、銀匠有三十三人。一百八十多個零件,一共做了五天。折算單人工時將近半年。
如果按二兩月薪計算,這塊大懷表成本不超過二十兩。即使隻賣最低五十兩,那也是血賺!
幾乎是一瞬之間,李四白就決定了,要把鐘表打造成金州的支柱產業之一。
不過這事和孫求雲說沒用。李四白收起航海鐘,這才想起另一件事:
“孫老,鏡片磨的怎麼樣了?”
孫求雲老臉一紅,從懷裡掏出一個單筒望遠鏡遞了過來:
“小人無能,愧對大人信任”
“不知為何,此物沒法像大人所說看那麼遠”
李四白走到窗前,不顧寒風掀開窗子,舉起望遠鏡往遠處一望,不由得啞然一笑:
“焦距不足,焦點也偏了…”
孫求雲打個寒顫,心說大人這是說什麼呢?
關窗回到案前,李四白扯過一張毛邊紙,刷刷刷用鉛筆畫了一幅光線折射圖:
“孫老您看,光線是這樣進入…”
孫求雲雖不懂理論,不過既然會磨鏡片,對光學本就有著模糊的理解。聽罷講解頓時眼睛一亮:
“大人真乃神人!”
“我怎麼就想不到呢”
李四白哈哈一笑:
“孫老,按照這個原理重新磨過…”
孫求雲歡天喜地,拿著望遠鏡回去返工不提。卻說李四白差人傳令,不多時軍器局大使領命前來。
李四白也不廢話,直接下令停了本衛軍器打造,以後隻打造農具和他指定的物品。
軍器大使瞠目結舌:
“大人,本衛盔甲刀劍,每年都有定額。擅自停造,如何向都司衙門交代?”
李四白冷哼一聲:
“怎麼向都司交代是我的事,你隻管聽命就是!”
軍器大使頓時語塞。一琢磨還真是這麼個理。在金州衛李兵憲就是最大的爺。給他不高興了誰也交代不了!
“是,卑職這就去辦!”
李四白麵色稍霽,又囑咐了幾句,軍器大使領命而去。
那位說這是掙錢不要命了,不造兵器打仗用什麼?
其實就是沒航海鐘的事,李四白也早想這麼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