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白早知如此,不由得啞然一笑:
“你當這些土豆哪裡來的?”
“哪裡來的?”
眼看流民們麵露疑惑,李四白揭開謎底:
“你們手裡的栽子,是我爹娘在廣寧親手種出來的!”
“我家是平地薄田,連續三年畝產沒低過一千斤!”
“若非親眼所見,本官豈會言之鑿鑿?”
老百姓自有一套奇怪邏輯,一貫認為當官和有錢人的眼光,絕對是最好的。
聽說李四白家也種土豆,大多數人立刻就信了。剩下不到兩成人則是另外一種邏輯,不論當官的和有錢人說什麼,他都覺得是彆有用心,是想從他身上取得某種好處。所以流民中立刻有人嘀咕:
“這李大人不是要收土豆吧?所以才把產量說的那麼高…”
李四白倒沒聽著,不過人群中有人不樂意了:
“我能證明,李兵憲沒有誆騙大夥!”
“我是李大人一個村的鄰居,一點不扒瞎,他家土豆真打這麼多!”
流民們無不側目。有了人證,最後的質疑聲也消失了。
李四白目光往人群一掃,不由得露出和藹笑容:
“原來是二孩哥,你啥時候到的?”
王二孩撓了撓頭,赧然道:
“來了五六天了,長遠兄弟安排了馬車,把我一家五口連夜送了過來…”
“不隻是我家,三歪子還有吳老七,不少人都來了…”
流民都聽傻了。李大人老鄉都跑來屯田了,那分地的事還能有假?
此時不便多說,李四白微微頷首,轉回正題:
“我說這麼多,就是告訴大家!”
“這些種苗非常寶貴,要是誰敢把種子吃了,我定斬不饒…”
流民們轟然響應:
“大人放心,我們能吃的飽飯,絕不會吃種子…”
那位說有必要麼,還用鄭重其事強調這個?
說實話太有必要了!農民雖然最知道種子的寶貴。可那得是被他認同的!
餓的急了好種子都吃,更彆提他覺得沒用的了。李家第一年在杜家屯推廣玉米,借出的種子被吃掉的不止一份!
土豆李家繁殖了不少,可番薯都是萱薇給的,那真是吃一個少一個!
尤其是番薯因為要育苗,要在流民手上伺候一個多月,李四白更得給他們打上預防針。
小小插曲過去不提。各個屯田營逐一領取種子塊莖。等輪到到最後的幾支隊伍,發放的更是樹苗、雞蛋這種奇怪東西。
雞蛋自不必說,就是一般的蘆花雞蛋。雖然金州本地就有,不過分散在廣闊鄉村,李四白可沒工夫去收。
而之所以要給流民發這個。則是因為屯田區是絕佳的養雞場。
雞會在土裡刨食,將其中的草籽找出來吃掉。可以有效防止新開的生地複荒。
僅這一個理由,就讓李四白不得不養雞了。更何況屯田區草籽昆蟲不計其數。可以預見未來幾年都不需要投喂飼料,就能白得大批的肉和蛋。如此好事何樂而不為?
唯一的麻煩是,比起土豆番薯,雞蛋更容易被流民吃掉。
金山不得不專門造冊,登記每家每戶領取的數量。就算孵化失敗,也必須把實蛋還回來。否則這數萬雞蛋,恐怕孵不出幾隻小雞來。
至於樹苗,則是此時最常見的蘋果樹。肯定有人要說了,遼東可是蘋果產地,李四白往回買蘋果樹是不是有病?
不好意思,遼東此時連一棵蘋果樹都沒有!彆說蘋果,遼東此時連南瓜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