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雖然不想殺熊廷弼,可也從沒覺得他乾的有多好!李四白說熊廷弼有功無罪,他就很不以為然了。
結果後麵的更加過分,竟然叫囂沒了熊廷弼,不出三月遼陽沈陽必然陷落。
遼東本就是天啟心病,再看到李四白這通葬經,不生氣才怪。
正常說來,他非得下旨申飭不可。不過他又想和內閣對抗,隻好壓下怒火沉聲道:
“把朱卿的折子彙勘證詞,給眾位愛卿念一念…”
群臣聞言都吃了一驚。
須知正常朝會,除了緊急軍情外,很少像影視劇中那樣,臣子們嘰裡呱啦長篇大論朗讀奏折。通常是口奏為輔,遞交奏折為主的。
皇上下令朗讀,那必是有極其重要的內容,必須讓群臣了解並討論的。
天啟一聲令下,剛才的小太監立刻接過折子,嘰裡呱啦朗誦起來。
讀完朱童蒙的彙勘專折,朝堂之上已經一片嘩然:
“朱童蒙這廝,必是受了熊廷弼賄賂,方同他蛇鼠一窩…”
“陛下切勿被小人蒙蔽,微臣請斬熊廷弼以謝天下!”
東林黨下到言官禦史,上到首輔次輔,氣勢洶洶全到請斬熊廷弼。
天啟好似冷水澆頭一般,瞬間清醒過來。熊廷弼上任不過一年,寸土未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再怎麼說也罪不至死吧!
眼前群臣竟然眾口一詞。為了殺掉熊廷弼,把朱童蒙都給打成罪人了。
哪怕天啟閱曆不足,也本能的不想被他們挾製。當即不置可否:
“眾愛卿彆急,先聽聽朱卿彙勘所得證詞再下結論…”
天子有命,群臣頓時氣焰一消安靜下來。小太監抓緊時機,尖聲尖氣又念了起來。
先頭幾個遼民為熊廷弼喊冤,東林諸人不過嗤之以鼻。幾個泥腿子的話,自是做不得數的。
待讀到遼東眾官員的供詞,眾人頓時緊張起來。還好大多數人都明哲保身,多少都說了熊廷弼幾樣罪過。
直到小太監念到:
“金州兵備道僉事李四白對曰:熊公有功無過…”
群臣頓時一片嘩然。待全文讀罷,葉向高早勃然大怒:
“陛下,李四白區區舉人出身,難免見識短淺,好以大言欺人,理應下旨申飭…”
天啟心中大樂。光一個朱童蒙還不是對手,加上一個李四白,葉向高也不敢隨便喊打喊殺了。
“葉卿,李四白是否大言欺人,此時還言之過早!既然他說最遲三月,韃子必攻遼、沈。我們何不等他一等?”
“屆時遼沈不失,朕再下旨申飭,他也無話可說!”
葉向高一想也是這個理,正要出言附和,忽然發覺不對:
“陛下,那熊廷弼又該如何處置?”
天啟漫不經意:
“朱卿彙勘數月,臣民皆言熊廷弼有存遼之功。縱有罪過也不至死!就讓他閉門思過,以觀後效吧!”
葉向高心中大急。熊廷弼雄才大略,今日不死,日後必然複出遼東和袁應泰爭鋒。
“陛下!”
張口還待再勸,天啟袍袖一拂:
“彙勘人證俱全,此時不必再議!”
小太監一個眼色,站在丹墀邊緣的鴻臚寺鳴讚已高喊一聲: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