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言官頓時語塞。
虛報繳獲有害無利,萬一朝廷責令上交,褲衩子都得賠掉。隻有傻子才會這麼乾!
眼看言官啞口無言,天啟也不為己甚。欣慰道:
“自從遼陽陷落,朕隻道河東十四衛儘落敵手。未曾想還有李四白力挽狂瀾,力保金州雄踞遼南,正應熊侍郎三方布置之形勢!”
“此戰雖無首級,但繳獲做不得假。李四白功莫大焉,其所奏請一律照準!”
眼看天啟心意已決,葉向高連忙上前一步:
“陛下!所謂孤證不立。以臣之見,應先著登州水軍,跨海到遼南查探建奴虛實”
“若李四白所言不假,陛下再行嘉獎不遲!”
天啟聞言沉吟片刻,感覺此法更為穩妥,頓時露出笑容:
“就依葉愛卿所言!”
皇命一路傳達到山東巡撫,最後落到登州副總兵身上。沈有容接到命令後,立刻集結人馬,到碼頭乘上戰船,揚帆起航兵發遼南。
沈有容奉命勘察遼南暫且不提。且說李四白上奏折後,便把這事拋在腦後,忙於落實這次會議計劃。
屯田幫自不必說。會議一散場,就各自趕回自己地盤,忙著開荒補種養殖禽畜。
隻有盧九舟和幾個軍頭一起,等著李四白一起去流民營招兵。
就李四白北上這二十多天。金州城外就又聚集了七八千人。
有人問這數字咋來的。其實很簡單,兵備道在金州城內外,一共開設了五個施粥點。每天放粥數量在那,人數大差不差。
有人肯定要問,那施粥小吏貪汙怎麼辦?
當然是涼拌了,各地屯田營定期來領人,夠不夠數那還不是一目了然。誰敢貪汙那是不要命了。
幾人挨個點走下去,隻說一句當兵吃飯管飽,流民們差點差點擠破頭,一文錢不要也願意乾。
當然李四白隻要青壯。選了一千人給淩彪等人,其餘不論男女老少,通通留給盧九舟。
施粥點流民為之一空。不過並不會被取締。除非韃子全員改為吃素,否則最遲明天,就會有新的流民刷新出來。
隨著韃子倒行逆施,流民會越來越多,此時還遠未達到巔峰。在另一個次元裡,直到滿清入關,流民潮才真正終止。
次日一早,新招募的磐石營靖海營來到柳樹屯,登上金州二號,被分批送往廣鹿石城二島。
此時耿彪也帶著六百戰兵,進駐到金州城內。郝文虎身陷囹圄,譚嶽一個光杆守備,如何能同耿彪爭鋒?
四大千戶也噤若寒蟬,被耿彪輕易掌握大權,徹底拿下金州衛防務。
至此衛所一係徹底倒台,金州軍民大政,完全落入李四白掌控。
或許有人會覺得,衛所係翻不起大浪,李四白是否多此一舉?
彆看這些人成事不足,可李四白得防著他們敗事有餘啊!
原本的次元裡,韃子還沒到呢,金州衛官兵先跑了個乾淨。
李四白這次北上偷雞,之所以借題發揮抓了郝文虎,又把馮陳褚衛四千戶打包帶走。怕的就是萬一來個信使,這幾位要是跑了還好,萬一城門一關投了韃子。他歸路被斷就完犢子了!
這叫曆史信譽汙點。所以即使看起來人畜無害,李四白也不放心他們繼續占著位置。
即使派了耿彪鎮壓,李四白仍不滿足,次日又下令將金州左右中前四個千戶所,分彆移駐旅順口、大砬子山、廣鹿島、石城島。
至此四衛名存實亡,馮陳褚衛四大千戶,完全成了光杆司令。
左右中前四衛四千四百八十兵額,則被霹靂營、磐石營、靖海營、巡檢司瓜分。
名義上四大千戶是各營的頭頭,實際上當然沒人聽他們的。
出乎李四白意料的是,四大千戶麵對鯨吞蠶食,竟然毫無反抗之意。一個個拖家帶口,欣然上路搬往新的治所。
這真不是筆者開掛。韃子南下在即,要不是李四白封鎖關隘,他們早就跑了!
如今有名正言順的機會,他們高興還來不及。雖然以後吃不著空餉,起碼世職和小命還在。甚至於對李四白的怨恨都消散了幾分,這破兵誰愛帶誰帶,這韃子誰願誰打!
徹底解決了金州兵權,李四白也鬆了口氣。須知即使是戰亂時期,公然招兵買馬也是可輕可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