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白笑道:
“還記得我剛說的金州銀行麼?”
小孟點頭道:
“您是讓我去鑄錢?”
李四白搖頭道:
“鑄錢自有五花去管,你隻管花錢就是!”
所謂金州銀行,李四白也不準備搞什麼存貸款,單純就是財政管理。
通過發行新幣兌換舊幣,徹底把金州財政拿到自己手裡。
有人肯定要問,之前金州錢糧不也在李四白手裡麼?
之前那是在兵備道,李四白雖然也說了算,但中間還有一群官吏操持,總歸是霧裡看花隔了一層。
開設金州銀行後,連銀庫都搬到平遼堡。日後財政中心徹底轉移,通過小孟直接掌控財權。
從最基本的程序製度,自下而上全部重新設計,用現代的管理方法規範小吏的工作。
說白了就是用李四白明規則,徹底代替胥吏們的潛規則。之前府庫之內種種弊病,自然而然的一掃而空。
這工作比鹽場有趣的多,小孟一聽心生歡喜,立刻一口答應下來:
“大人,銀行的差事我接了,另外一個是啥活?”
李四沉吟道:
“其實另一件事也和銀行有關!”
“我準備開一家公司,代銷李家河子的糧食、農具,乃至建材磚瓦等所有產品!”
小孟嚇了一跳:
“大人,這麼多東西我哪賣的過來?”
李四白啞然一笑:
“你緊張什麼,又不是讓你一個乾。你把人管好就行了!”
“零售的東西你直接賣,大宗交易你隻管收錢出具票據,讓買家到糧庫、農機廠領取商品!”
小孟聞言恍然大悟:
“這不是鹽引麼?”
“要是這樣也花不了多少工夫,我倒能管的過來!”
兩人一拍即合,立刻在河邊選了一間庫房挪走物資,簡單裝修後立刻掛牌開張。
流民們背井離鄉,雖然不少人都帶有銀錢細軟,但如今有李四白以工代賑,任誰也不會輕易花銷。
但李家河子除了流民,還有不少本地土著。聽聞金州衛的鋼製農具開放出售,不少人都慕名而來。
且說機器局所在南關嶺吳家村,村裡的富農吳老二。自從見識過流民用的鋼製農具,一直就羨慕不已。隻不過人家不對外出售,他也隻能乾眼饞。
這眼瞅著就快秋收,玉米秸稈可比穀子粗的多,他用鐵鐮刀試了一次,雖然勉強割的動可也費老鼻子勁了。
吳老二正鬨心呢,村裡在機器局乾活的王鐵匠忽然傳出消息,鋒利耐用的鋼製鐮刀和犁鏵,已經放開出售了。
老頭喜出望外,立刻揣了銀子出門,順著遍地窩棚的河沿,趕往李家河子磚廠。
幾裡路一晃就到,老頭背個手貓個腰,點著頭踏上新建的頭道灣水壩,邊走邊嘖嘖稱奇:
“這水泥真邪性啊,比石頭還抗造,這大堤趕上橋了…”
跨過堤壩到對岸,老頭順著河邊一通踅摸,很快找到了王鐵匠說的地方。
老富農識的幾個字,抬頭一看大門左邊四個大字金州銀行,右邊這是金州供銷社!
“銀行就是票號,供銷社是啥意思啊?”
吳老二一臉懵逼,推開大門邁步走了進去。進了大廳一看,左邊好像當鋪一樣,高高的櫃台裡頭坐了幾個人。其中有一個他還認識,那不是去年納糧時見過的黃稅吏麼?
這一看就不是賣農具的,老頭趕快一轉身往右走去。果然迎麵一溜大櫃台,明晃晃的擺了許多農具。
吳老二大喜,快走兩步到櫃台前,拿起一柄鐮刀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