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白啞然失笑:
“全球第一,可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吹出來的,讓我來考考你!”
“在旅順口建設一座能造千噸大艦的船塢,你需要多長時間?”
範迪克大吃一驚,難以置信的看向李四白道:
“即使是葡萄牙人在澳門的船廠,也隻能建造兩三百噸的船而已”
“在整個東方除了大明,就隻有我們荷蘭東印度公司,才擁有製造千噸級船舶的能力!”
“李大人,您說要造一千噸級的船,真的不是開玩笑麼?”
看他一副自以為是的模樣,李四白恨不得扇他兩撇子。強壓火氣道:
“少廢話,我就問你工期要多久!”
眼見對方發火,範迪克這才想起,這年輕人可是掌握著自己的命運。眼神頓時清澈起來:
“如果大人給我一百人,工具建材齊全的話,大概三年就能完工!”
三年?黃花菜都涼了!李四白大手一揮:
“我給你一千人!工期能提前多少?”
範迪克人都麻了。一千人都能打下澳門了,這位拿來修船塢?
腹誹歸腹誹,不耽誤他心算一番給出答案:
“要是有一千人,差不多十二個月就能完工!”
李四白聞言一愣:
“這不對吧,人數增加十倍,怎麼工期才提前三分之二?”
範迪克一攤手:
“大人,並不是所有工序,都能靠增加人手縮短工期的!比如排水、風乾…”
李四白也是一時心急,這才忽略了這基本常識。聞言點了點頭:
“好,就按你說的,先給拿出方案來!”
範迪克聞言眨眨眼,雙手一伸亮出刷了邊的袖口:
“大人!你的港口顧問是不是太寒酸了?”
看他這副德行,李四白生出不妙的感覺。不過金州的未來在船塢之上,他當然不會吝嗇:
“來人!給範先生找一套新衣服…”
且說範迪克洗澡換了衣服,又飽餐一頓。這才出門到港口轉了一圈,然後便鑽進房埋頭寫寫畫畫。
次日一早,範迪克頂著兩個黑眼圈,帶著一份工程計劃前來求見。
李四白打開一看一陣無語:
“你小子看我像懂拉丁文麼?”
“沒關係,這些圖才是關鍵,具體計劃我給您講解…”
範迪克嬉皮笑臉:
“主要是我隻會說漢語,並不會寫…”
李四白也不計較。拉著他在書桌前並肩而坐,對著計劃書逐條詢問。
半個時辰下來,範迪克對答如流,不論是是技術還是邏輯,都是毫無破綻。
李四白雖對施工一知半解,但這點眼力還是有的。範迪克的規劃的船台和乾船塢,不論規模還是結構,都不如他做過的一些模型,卻是最符合金州實際的。
而大型乾船塢雖然性能優越,但不論成本還是工期,都是李四白無法承受的。
以清末李鴻章在旅順口興建的乾船塢為例。雖然落成之後能建造萬噸大艦,但其於1881開工,直到1890才落成。工期長達九年,耗資更是高達一百四十萬兩白銀!
就憑李四白的實力,根本玩不起這麼先進的玩意。隻能搞個一千噸級船塢,解一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