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地脈與星軌_北大博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北大博士 > 第107章 地脈與星軌

第107章 地脈與星軌(1 / 2)

第一百零七章地脈與星軌

星槎穿過電離層的刹那,陳景明看見舷窗外炸開成片的極光。不是極地那種幽綠的弧光,是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交織的光帶,像有人把璿璣銅盤的玉牙碾碎了撒在大氣層裡——後來他才知道,這是星槎外層的“宇宙珊瑚”保護膜與地球大氣摩擦產生的光譜反應,那些曾在紫星雲裡保護船體的生物活性物質,正以燃燒的方式完成最後的使命,在返回的航線上織出一道璀璨的光軌。

“高度80公裡,進入平流層。”周硯的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顫抖,控製台的屏幕上,地球的輪廓已經清晰得能看見喜馬拉雅山脈的雪線,“卡洛斯發來緊急通訊,全球17處與石峁同期的遺址都出現了地脈異常——埃及的金字塔群在淩晨三點同時發出低頻聲波,秘魯的納斯卡線條被衛星拍到在地麵上移動,複活節島的石像眼睛裡滲出了類似黑曜石的晶體。”

林薇的魚符突然劇烈震顫,她抬手按住領口,魚符投射的星圖正以驚人的速度刷新,原本標注地球坐標的位置,此刻被無數個閃爍的紅點包圍。“是共鳴。”她指尖劃過那些紅點,每個點都彈出對應的遺址名稱,“我們在歸墟激活的‘歸’字印記,正在與地球上所有守契人遺跡產生共振。就像敲響了一口遍布全球的鐘,每個鐘擺都在回應同一個頻率。”

陳景明低頭看向掌心,青色的“歸”字印記比在歸墟時更亮了,筆畫間流動的光帶裡,隱約能看見石峁地脈的走向。當星槎下降到50公裡高度時,他突然聽見一陣熟悉的嗡鳴——不是龍骨的聲音,是石峁遺址出土的那組青銅編鐘的調子,當年考古隊用聲波探測器複原過它的音色,此刻這聲音竟順著大氣層的氣流傳進了駕駛艙。

“是地脈在唱歌。”他忽然想起父親筆記裡的插圖:一張手繪的地球剖麵圖,地殼深處用朱砂畫著密密麻麻的線條,像人體的經絡,在北極點和南極點交彙成兩個漩渦。當時他以為是古人的想象,此刻看著屏幕上全球地脈監測數據,那些活躍的能量流竟與筆記裡的線條完全吻合,“守契人把地球的地脈網絡改造成了某種共振係統,歸墟的坐標就藏在這個係統的節點裡。”

星槎穿過雲層時,陳景明看見了戈壁。熟悉的雅丹地貌像一群沉默的巨獸,匍匐在黃褐色的大地上,而發射塔的鋼架在夕陽下泛著金紅,像插在巨獸背上的標槍。更讓他心跳加速的是,從高空俯瞰,石峁遺址的輪廓正在地麵上發光——不是人為的照明,是從夯土台基裡滲出來的青光,沿著城牆的走向流淌,與星槎龍骨的脈絡形成了完美的鏡像。

“著陸係統自動對接地脈能量流。”周硯調出三維模擬圖,星槎的降落軌跡與石峁地脈的主脈形成30度夾角,這正是石峁祭台石板的傾斜角度,“守契人早在四千八百年前就設計好了降落坐標,發射塔建在這裡不是巧合,是沿著地脈的走向精準定位的。”

林薇突然指著舷窗外:“看那些沙丘!”原本靜止的新月形沙丘正在緩慢移動,沙粒滾動的軌跡在地麵上畫出巨大的螺旋,與紫星雲漩渦的結構如出一轍。更神奇的是,每個螺旋的中心都有一塊黑色的石頭,石頭表麵的紋路在陽光下反射出微光,組成了與璿璣銅盤背麵相同的“卡拉比丘成桐空間”模型。

“是‘大地的羅盤’。”陳景明迅速拍下照片對比,“這些石頭是隕石,和石峁遺址出土的那塊成分相同。守契人用隕石的磁場定位地脈節點,再用沙丘的移動來標記星軌的變化——當沙丘的螺旋方向與星槎龍骨的旋轉方向一致時,就是最佳的著陸時機。”

星槎的起落架接觸地麵時,陳景明感覺到一陣輕微的震顫,不是機械的碰撞,是來自地心深處的回應。他低頭看掌心的印記,青色的光帶突然向下延伸,穿透艙底的合金板,與地麵的青光連接在一起,像一根無形的導管,將地脈的能量引入星槎。控製台的屏幕上,所有參數瞬間穩定,原本跳動的曲線變成了平滑的波浪,與石峁地脈的波動頻率完全同步。

“歡迎回家。”通訊器裡傳來卡洛斯的聲音,帶著濃重的西班牙口音,卻難掩激動,“我們在發射塔下等你們,帶來了一個……嗯,很難解釋的東西,你們最好親眼看看。”

走出星槎艙門的瞬間,戈壁的風帶著沙粒撲在臉上,陳景明突然紅了眼眶。離開時還是初春,地表的殘雪還沒化儘,此刻卻已是深秋,梭梭草的種子在風中打著旋,空氣裡有駱駝刺乾燥的氣息——這些瑣碎的、帶著煙火氣的細節,在歸墟的浩瀚麵前顯得如此珍貴,讓他真切地感受到“回家”兩個字的重量。

卡洛斯帶著一群穿著白大褂的研究員等在發射塔下,他的胡子比出發前更長了,眼鏡片後的眼睛布滿血絲,卻亮得驚人。當他看見陳景明三人掌心的“歸”字印記時,突然摘下眼鏡抹了把臉:“果然和瑪雅水晶氣泡裡的預言一樣,‘三契者’歸來時,天地會留下印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轉身指向發射塔旁的臨時帳篷:“我們在三天前收到你們接近的信號,同時在石峁遺址的核心區發現了這個。”帳篷裡的燈光下,一個巨大的青銅齒輪組懸浮在半空中,齒輪的齒數與星槎核心引擎的完全相同,隻是體積更大,表麵覆蓋著一層青綠色的銅鏽。最中心的齒輪上,“歸”字的刻痕裡正滲出銀色的霧靄,與璿璣銅盤之前釋放的霧靄融為一體。

“是地脈引擎的地麵基座。”周硯繞著齒輪組走了一圈,發現它的底部與地麵接觸的地方,土壤呈現出熔融後的玻璃化狀態,“這不是從地下挖出來的,是三天前突然從地脈裡‘長’出來的。它的能量特征與星槎的核心引擎完全匹配,就像……星槎的另一半心臟。”

林薇的魚符突然飛向齒輪組,貼在最中心的“歸”字齒輪上。令人震驚的一幕發生了:齒輪組開始緩慢轉動,轉動產生的氣流在帳篷裡形成漩渦,漩渦中心浮現出一組立體星圖——不是現代天文學的星圖,而是守契人視角的星圖,北鬥七星被畫成七座相連的山峰,鬥柄指向的位置,正是歸墟的銀灰色球體。

“它在展示守契人的遷徙路線。”陳景明湊近觀察,星圖上有無數個發光的腳印,從非洲大陸出發,沿著地脈的走向蔓延到全球,最後在石峁遺址彙聚成一個光點,“四萬八千年前,守契人不是突然消失的,是分成了十七支隊伍,帶著不同的‘契約’分散到世界各地,建造了金字塔、納斯卡線條、複活節島石像這些遺跡,每個遺跡都是地脈網絡的一個節點。”

卡洛斯遞過來一個平板電腦:“這是我們在瑪雅水晶氣泡裡發現的新數據。當你們的星槎進入太陽係時,氣泡突然顯示出這段影像。”屏幕上,一群穿著獸皮的古人正在雕刻巨大的石像,他們的額頭都刻著“歸”字,而石像的眼睛裡,鑲嵌著與複活節島石像相同的黑色晶體。影像的最後,一個手持玉璋的老者對著天空舉起雙手,嘴裡發出的音節被聲波分析儀轉換成了文字:“待三契合一,啟歸墟之門,引地脈接星軌,使萬族歸源。”

“‘萬族歸源’?”林薇皺起眉頭,“守契人難道不止人類一支?”她的魚符突然投射出另一組畫麵:歸墟銀灰色球體內部,無數個透明的“繭”懸浮在光海裡,每個繭裡都有不同的生物形態,有長著翅膀的類人生物,有覆蓋著鱗片的巨大生物,甚至有像植物一樣紮根在光海裡的生命。

陳景明的呼吸猛地一滯,他終於明白歸墟為什麼被稱為“初心”——那不是人類文明的源頭,是宇宙中所有與守契人產生過共鳴的文明的集合地。守契人當年的探索,不僅僅是為了人類,是為了在宇宙中尋找所有“同源”的生命,用地球的地脈網絡和星槎的星軌係統搭建一座橋梁,讓這些文明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夠“歸源”。

“地脈監測儀有新數據!”一個年輕的研究員跑進來,臉色蒼白,“全球十七處遺址的地脈能量突然飆升,石峁主脈的能量值已經超過安全閾值,再這樣下去,可能會引發地殼變動!”

周硯立刻連接全球監測網絡,屏幕上的地脈能量圖變成了刺眼的紅色,那些原本流動的能量流在各遺址的節點處停滯,形成了一個個膨脹的能量球。“是共鳴過載。”他迅速敲擊鍵盤,“我們的‘歸’字印記激活了地脈係統,但係統還沒有準備好承受這麼強的能量衝擊,就像打開了閘門,卻忘了修建導流渠。”

陳景明突然想起璿璣銅盤上的“歸”字,那個透明的筆畫裡流動的金線。他從儲物袋裡取出銅盤,當銅盤接觸到地麵的青光時,金線突然暴漲,順著地脈的走向延伸出去,在帳篷地麵上畫出一張巨大的網。網的節點處,正好對著全球十七處遺址的位置,每個節點上都浮現出一個甲骨文符號,與那些遺址出土的文物上的符號完全一致。

“是分流密碼。”他指著其中一個符號,那是石峁遺址特有的“山”形紋,“每個遺址都有自己的能量頻率,需要用對應的符號來引導。就像給不同的管道安裝閥門,讓能量按照固定的路線流動。”

林薇的魚符投射出各遺址的符號對照表,周硯立刻將這些符號輸入地脈調控係統。當最後一個符號輸入完畢,屏幕上的紅色能量圖開始退去,停滯的能量流重新流動起來,沿著璿璣銅盤畫出的網絡分流,最終彙入北極點的漩渦——那裡,正是地脈係統的“心臟”。

“穩定了。”周硯長舒一口氣,額頭的汗水滴落在控製台上,“能量正在通過地核的磁場轉化為行星護盾,你看衛星雲圖。”地球的大氣層外,一層淡藍色的薄膜正在形成,像給地球罩上了一層透明的蛋殼,“這才是守契人的終極目的——用歸墟的技術激活地球的自我保護係統,抵禦宇宙中的各種威脅。”

陳景明走出帳篷時,夕陽正落在石峁遺址的方向。原本隻是土黃色的夯土城牆,此刻像被注入了生命,青色的光順著城牆的溝壑流淌,在地麵上織出巨大的圖案。他突然意識到,這圖案不是隨機的,是星槎龍骨脈絡與地脈走向的結合體,是守契人留給後代的“使用說明書”——如何讓地球這顆“星槎”,在宇宙中安全航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薇走到他身邊,掌心的金紅色印記與遠處遺址的青光遙相呼應:“卡洛斯說,瑪雅水晶氣泡裡還有一段關於‘未來’的預言。守契人預見,當‘三契者’激活地脈係統後,宇宙中會有其他文明收到地球的信號,有些是善意的,有些……可能不是。”

“所以這不是結束,是開始。”陳景明看著掌心的青色印記,光帶裡的地脈圖正在緩慢更新,新增了許多細小的分支,延伸向海洋深處和南北極,“守契人用四萬八千年的時間為我們搭建了舞台,現在該我們登場了。”

周硯拿著一個樣本盒走過來,裡麵裝著一塊從歸墟帶回來的銀灰色碎片:“初步檢測發現,這東西的成分和地球的地核物質完全相同,隻是結構更穩定。它能吸收並轉化各種能量,包括宇宙輻射、引力波,甚至……意識流。”他指著樣本在顯微鏡下的圖像,那些銀灰色的粒子正在模仿人類神經元的放電模式,“守契人把自己的意識編碼進了歸墟的物質裡,我們看到的人影不是幻覺,是他們留下的數字生命。”

陳景明突然想起歸墟裡那些懸浮的“繭”:“也許那些不是其他文明的遺體,是他們的‘種子’。守契人想讓我們用地球的地脈能量去喚醒它們,完成‘萬族歸源’的約定。”

夜幕降臨時,石峁遺址的燈光突然全部熄滅。不是停電,是所有的人工光源都被地脈的青光覆蓋了。陳景明三人站在祭台的三塊主石板上,掌心的“歸”字印記同時亮起,青、金紅、透明三色光帶在祭台中央交彙,形成一個旋轉的光球。光球升到高空,在夜空中炸開,化作無數顆流星,落在全球十七處遺址的方向。


最新小说: 無儘大陸,召喚美女兵種補魔成神 抗戰:老李,炮兵師要不要? 花間詔 異界西行紀:我的經書不對勁 舔狗係統:修仙界求我彆舔了! 合約到期,金絲雀踹了金主跑路了 網管詩琪被富豪盯上了 重生1978:軍婚撩人,糙漢寵 玄鐵秘影:龍脈謎引江湖亂 萬人迷,金絲籠中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