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記得那天在焙房裡調配配方,裴硯的手被刀劃傷,血滴在紙上。他沒停下,繼續稱量輔料。
三十六包成品做完時,天剛亮。他們坐在院子裡試喝,誰都沒說話。
那時候還不知道未來會怎樣。隻知道,不能讓茶變成冷冰冰的商品。
現在不一樣了。“桂語茶”成了符號,桃溪村成了文化地標。每年春天,都有人從國外趕來參加“桂語日”。小孩子畫記憶裡的茶,老人講過去的事,年輕人錄音頻做檔案。
但她和裴硯的名字,漸漸沒人提了。
導遊說的是“創始人”,不說名字。書上寫的是“項目發起團隊”,不列具體人名。
他們也不在意。
裴硯指著名冊最後一頁。“你看這個。”
上麵貼著一張合影,一群年輕人站在茶園裡,手裡舉著茶杯。附言寫著:“我們在蘇黎世學會了炒茶,回國開了一間小茶室。客人說,這裡的茶,讓他們睡得著覺。”
沈知意笑了下。她伸手摸了摸阿斑的背。貓的毛已經稀疏,體溫比以前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它快不行了。”她說。
“嗯。”裴硯說,“但它每天都來這兒坐著。”
“我們也天天來。”
“以後也會有人來。”
“為什麼?”
“因為故事還沒講完。”他說,“隻要還有人想聽,就會有人坐在這裡泡茶。”
沈知意看向桂花樹。枝葉晃動,光影在地上跳。她想起第一次回來那天,背著箱子,牽著貓,推開這扇門。
那時她以為自己是逃回來的。
後來才明白,她是找回來了。
茶壺響了。裴硯提起壺,給她續了一杯。茶葉再次浮起,紋路清晰,像老照片的邊緣。
她抿了一口,溫度剛好。
院外又有腳步聲。兩個穿校服的學生路過,其中一個指著院子說:“這就是課本裡寫的那個地方吧?”
另一個點頭:“聽說真正的‘桂語茶’隻有這兒能喝到。”
他們沒進來,隻是拍了張照就走了。
沈知意把杯子放在桌上。她的手有點涼,但心裡是熱的。
裴硯翻動名冊,忽然停下。“你看這個名字。”
她湊近看。是個陌生的名字,來自非洲的一個小鎮。留言隻有一句:“我媽媽從來沒喝過中國茶,但她看完視頻哭了。她說,原來世界上有人懂她的辛苦。”
沈知意伸手蓋住那行字。
風吹得更急了些。桂花不斷落下,堆在木箱周圍。阿斑睜開眼,看了他們一眼,又閉上了。
裴硯把手冊放在石桌上。他拿起那隻空杯,慢慢擦乾淨。
沈知意靠在椅背上,望著天空。雲很淡,陽光穿過樹葉,照在她的臉上。
她沒有動。
喜歡茶中往事,筆下姻緣請大家收藏:()茶中往事,筆下姻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