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意從抽屜裡取出“春令”匣,指尖碰了那片帶紋路的茶葉。水剛燒開,壺嘴冒出白氣。她把茶葉放進杯底,衝水,茶香慢慢散出來。
門外腳步聲響起,李老師推門進來。“三包‘醒神茶’,老樣子。”
“好。”沈知意轉身拿紙包茶,動作熟練。櫃台上壓著幾張訂單條,桃源鎮五斤,雲嶺村八盒,城西養生館要一整箱。她沒多看,隻將新來的單子記進簿子,翻頁時紙張發出輕響。
阿斑蹲在窗台,尾巴掃過木框。它耳朵動了動,跳下窗台走到門口,趴下。
沈知意端起茶杯走出屋,坐在院中石凳上。陽光照在桌上,杯子熱氣往上飄。她聽見遠處有小孩喊娘,還有扁擔吱呀聲,是鄰村人來代購了。
裴硯下午才來。他背著布包,放下一本冊子。“印了三百份,先試試。”
沈知意翻開,首頁寫著:“春采嫩尖,佐以清芳,養神而不擾心。”
“你加的?”
“嗯。”他接過她遞來的茶,喝了一口,“該讓人知道源頭。”
風從河麵吹過來,卷起紙角。阿斑跳上桌,爪子按住一頁插畫——桂花樹下有人寫字,貓臥案側。
裴硯指著插畫說:“這個位置留得好。”
沈知意點頭。兩人沒再說話,但都看著那幅畫。過了會兒,裴硯起身走了。背影順著青石路往下,慢慢看不見。
天快黑時,沈知意坐到桂花樹下。膝上放著兩本冊子。一本舊,記的是古法炒青火候;一本新,寫的是四季配伍表。她翻了幾頁,提筆在新冊末頁寫:“今日售罄,訂單排至七日外。”
停了一會兒,又添一句:“然路不止於一期,茶香亦不應止於一村。”
阿斑走過來,蜷在她腳邊。呼嚕聲很輕。
她合上冊子,抬頭看天。月亮還沒升上來,隻有幾顆星亮了。遠處河埠頭傳來劃槳聲,歸舟正靠岸。
第二天一早,她打開東棚門。三個試樣罐還在桌上。她打開第三個,聞了聞,味道穩定。裴硯送來桑葉,放在架子上。“今天這批葉子乾淨。”
“嗯。”沈知意點頭。她開始稱量原料,按比例混合。火候控得很穩,每翻一次就記時間。
第一批茶葉出鍋後,她挑出一片放在光下看。葉麵有細紋,像藤蔓繞花苞。和手稿裡的圖案一樣。
她把這片葉子放進“春令”匣,蓋上蓋子。
中午有客人來買茶。是個年輕女人,帶著孩子。孩子鬨著要喝水,女人掏出保溫杯泡了一小撮“醒神茶”。幾分鐘後,孩子安靜下來,趴在娘肩上打盹。
女人笑著說:“這茶真管用。”
沈知意隻是點頭,包好三包茶遞過去。
傍晚,她坐在院中整理賬目。訂單越來越多,已經排到第八天。她把數字抄進冊子,合上本子。風吹動簷下的乾薄荷,沙沙響。
第三天清晨,她在灶房炒茶。桑葉、野菊、薄荷梗依次入鍋。火苗舔著鍋底,聲音均勻。阿斑蹲在門口,盯著她的一舉一動。
炒完一批,她取出一片葉,對著晨光看。紋路清晰,顏色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