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適應求發展_茶中往事,筆下姻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94章 適應求發展(1 / 1)

天還沒亮透,茶坊的燈已經亮了。沈知意坐在桌前,手裡拿著一疊紙,是昨晚打印出來的海外試飲反饋。她一張張翻過去,眉頭慢慢皺起。

三位年輕傳承者推門進來時,還帶著笑。一人說著昨天誰又聽了好幾遍錄音,另一人說夢裡都在念“茶不改其心”。他們把包放下,圍到桌邊,伸手要倒茶。

“先看這個。”沈知意把問卷推過去。

年輕人接過,低頭讀了幾行,笑聲停了下來。紙上寫著:“味道太淡,像沒泡開”“喝了一口就放下了,不像飲料”“以為是藥,不敢多喝”。

“他們不懂養生的概念。”沈知意說,“在他們那兒,茶不是每天坐下來慢慢喝的東西。”

“那我們改配方吧。”一個年輕人說,“加點甜,或者拚一點果香,容易入口。”

“不行。”另一個馬上反對,“一改就不是桂語茶了。裴硯說過,核心不能動。”

兩人爭了起來。一個說市場重要,一個說原則不能丟。第三個人站在中間,不知道該點頭還是搖頭。

沈知意沒說話,起身去了東棚。三人跟過去,看見她從櫃子裡拿出三本舊筆記,封皮都磨毛了。她翻開其中一本,指著一段記錄:“這是十年前北歐訪客留下的飲食習慣筆記。那時候書坊就開始收集這些了。”

“我們不是現在才開始麵對外麵的人。”她說,“隻是以前沒走到這一步。”

裴硯這時候到了。他看了眼桌上的問卷,從包裡取出《茶經彆錄》。書頁翻到一處,有段批注寫著:“味歸本真,法隨世易。”

“茶的心不能變。”他說,“但怎麼讓人認識它,可以變。”

屋裡安靜下來。有人拿起筆,在本子上寫下這句話。

“我們要做的不是讓他們接受我們的說法。”沈知意說,“是我們去了解他們的日子是怎麼過的。”

當天下午,三人分了任務。一個查北歐家庭早晨的習慣,一個研究東南亞午後的生活節奏,還有一個去村裡找剛從中東回來的務工村民聊天。

沈知意回到祖屋,坐在桂花樹下寫手稿。筆尖劃過紙麵,新的字跡浮現出來:“茶入萬家,不在奇,在宜。”

她停下筆,看著這句話。阿斑不知什麼時候跳上石凳,趴在她腳邊,尾巴輕輕擺了一下。

第二天早上,三人帶著資料回來。北歐那邊,很多人早上喝咖啡,喜歡安靜的陪伴;東南亞天氣熱,飯後常喝冰涼解膩的飲品;中東地區有喝薄荷茶的傳統,習慣加糖,也愛分享。

“我們可以調整飲用建議。”一個年輕人說,“比如告訴北歐客人,這茶適合清晨搭配麵包,不是藥,是日常的一杯。”

“東南亞可以強調‘清神’,說適合午飯後提神。”另一個補充。

“中東呢?”沈知意問。

“我問過了。”第三個說,“他們喝茶講究儀式感,也看重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我們可以建議拚配薄荷,一家人圍坐一起喝。”

沈知意點頭:“那就寫三份飲用指南。不用術語,不說功效,隻講場景。”

三人開始動筆。刪掉“調和陰陽”,改成“飯後一杯,肚子舒服”;刪掉“靜心寧神”,換成“工作累了,停下來喝一口”。

裴硯來取初稿時,帶了一支紅筆。他看了一會兒,在“養生”兩個字上畫了線。

“這個詞容易讓人誤會。”他說,“統一改成‘調息寧神之飲’,更準確。”

“可外國人能懂嗎?”有人問。

“翻譯會處理。”裴硯說,“但原文必須清楚。我們不說假話,也不讓人誤解。”

傍晚,三份指南初稿完成。沈知意把它們釘在一起,放在桌上。阿斑走過來,鼻子蹭了蹭紙角,然後蜷在旁邊睡了。

她走出茶坊,坐在祖屋簷下。風從山那邊吹過來,帶著涼意。手稿最後一頁還握在手裡,上麵是她剛寫的幾句話。風吹起紙角,她沒有去按。

裴硯在書坊燈下重新核對譯文。他把“養生”替換後,又檢查了一遍標點。落筆很慢,每一處都認真確認。

三位年輕人收拾東西準備回家。沒人再提“成功”“認可”這些詞。他們把筆記塞進包裡,路上低聲討論明天要不要再去村裡找人聊。

阿斑一直沒醒。它伏在沈知意膝頭,胡須隨著呼吸微微顫動,像守著一個還沒說出口的答案。

茶坊的燈熄了。院子裡隻剩桂花樹影輕輕晃動。

沈知意站起身,把手稿放進木箱。她抬頭看了看夜色,遠處山影模糊,卻輪廓清晰。

裴硯合上筆記本,把文件夾收進抽屜。他吹滅燈,走出書坊,順手帶上了門。

三個年輕人騎車穿過村道,車輪壓過小石子,發出細碎聲響。

茶未出口,心先入境。

沈知意坐在石凳上,手裡捏著一片乾薄荷葉。

喜歡茶中往事,筆下姻緣請大家收藏:()茶中往事,筆下姻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 離開山區?不,我要留下來 六零年屯裡,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 都有空間了那不得重生啊 重生香江:從上官小寶徒弟開始 靈力複蘇:我的高中生活不正常 鬼帝在都市 穿越神雕:我拜楊過為師 紅粉惡人 古墓俠影之係統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