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意早上五點就到了茶鋪。她把“桃溪一號”茶罐從櫃子裡拿出來,放在操作台最裡麵的位置。昨天封好的蓋子沒動過,她輕輕擰開,取出三片茶葉放進小瓷碟,準備等小林來拍視頻用。
天剛亮,小林背著設備包進了門。他放下相機,先檢查了傳感器是否正常。紅燈亮著,係統無誤。他打開三腳架,調試鏡頭角度,對準衝泡區。
“今天要拍第一杯的完整過程。”他說,“從投茶開始。”
沈知意點頭,把瓷碟移到鏡頭前。她正要說話,門外走進一個男人。穿著灰色夾克,手裡拎著公文包,看起來不像本地人。
“請問,這是‘桂語齋’吧?”男人笑著問,“我聽說你們在做一種能感知情緒的茶?”
小林看了沈知意一眼。沈知意隻答:“我們在試一些新方法。”
“哦,是科技茶吧?”男人走近操作台,目光落在傳感器上,“這東西怎麼工作的?是不是用了ai算法?配方裡加了什麼新材料?”
“這些還在測試階段。”沈知意把茶罐往裡推了半步,“目前不對外公開細節。”
男人笑了笑,“我是鄰縣‘清茗記’的區域經理,公司想看看有沒有合作機會。你們這個項目如果真能落地,市場潛力不小。”
他說完,掏出一張名片遞過來。沈知意沒接。小林伸手擋了一下,說:“我們不做商業談判。”
男人也不惱,收起名片,“那我能嘗一杯嗎?就當普通顧客。”
沈知意泡了一杯普通桂語茶給他。男人喝完,點點頭走了。臨出門還回頭問了一句:“你們那個傳感器,能測焦慮嗎?”
門關上後,小林立刻說:“這個人不對勁。”
“哪裡不對?”沈知意問。
“他昨天也來了,說是攝影愛好者,想拍鄉村生活。可他拿的不是相機,是平板,一直在錄設備界麵。我沒攔他,但拍到了他的臉。”
小林打開手機相冊,翻出兩張照片。同一個男人,不同衣服,但五官一樣。
“他還問了配方比例,問我有沒有檢測報告。”小林說,“這不是顧客該問的問題。”
沈知意想起前天傍晚,在鎮口東棚外看到一個人影站在圍牆邊。當時以為是路過的人,現在想來,那人手裡確實拿著平板,對著棚子拍了好久。
她把這事告訴小林。兩人對視一眼,都沒說話。
下午,沈知意去了書坊。裴硯正在整理一摞信件。鎮上的郵件大多寄到書坊中轉,他順手做了登記。
“最近有沒有陌生人來取件?”沈知意問。
裴硯抬頭,“有。這兩天鎮南客棧住了兩個人,自稱文化調研員,登記的是外地身份證。但他們沒參加任何民俗活動,也沒去村委會報備。”
“住多久了?”
“三天。一輛銀色轎車停在客棧後院,車牌是外市的。”
沈知意把早上那個男人的事說了。裴硯放下筆,“清茗記在鄰縣開了三家店,主打速溶養生茶。去年曾想收購本地老茶廠被拒。”
“他們盯上我們了?”
“不一定。”裴硯聲音低了些,“但也可能是試探。如果隻是普通打探,不會連續出現,也不會刻意套話。”
沈知意手指敲了下桌麵。“我們得做點什麼。”
“不能直接趕人。”裴硯說,“那樣會暴露我們緊張。反而讓他們更確定有問題。”
“那就讓他們看。”沈知意忽然說,“看我們願意讓他們看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