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硯明白她的意思。“你是說,放點煙霧?”
“小林拍視頻,本來要展示傳感器運作全過程。”她說,“現在改成隻拍衝泡和喝茶。技術部分全刪。”
裴硯點頭。“我可以組織一場預熱茶敘,請幾位老茶客來品鑒。現場用‘桃溪一號’衝茶,但不用設備,手工泡。讓他們以為這就是全部。”
“他們會發現不一樣。”沈知意說。
“那就讓他們發現。”裴硯說,“但發現的,是我們想讓他們發現的。”
兩人商量好,決定當晚在東棚碰頭。
天黑後,小林來了。他帶了筆記本電腦,把原視頻腳本打開。“我已經刪了開場的技術演示。現在開頭就是一杯茶倒進杯子,然後字幕:‘一杯茶的時間。’”
“很好。”沈知意說,“傳感器的事,誰問都不提。配方、數據、模型,一律不說。”
“那如果他們強行打聽呢?”小林問。
“就說還在試驗。”裴硯說,“或者回答‘手工為主,科技隻是輔助’。模糊處理。”
小林又問:“要不要查那個男人的背景?”
“彆打草驚蛇。”裴硯說,“我們現在不動,就是在動。他們不知道我們知道,這才是優勢。”
三人定下分工。小林負責修改所有宣傳材料,剝離技術術語。沈知意暫停對外展示研發細節。裴硯以書坊名義籌備茶敘,邀請名單控製在可信範圍內。
阿斑趴在爐子邊,眼睛半閉。沈知意摸了摸它的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們不是怕被人知道。”她說,“是不想讓彆人在我們還沒準備好時,就把故事講歪了。”
裴硯站起身,“從明天起,進出東棚的記錄要重新登記。外來車輛也要留意。”
小林合上電腦。“我會把拍攝時間改到清晨,避開白天人流。”
會議結束,沈知意回祖屋。她點亮油燈,翻開手稿本。昨夜寫到一半的《茶語非語》還攤開著。她在末頁寫下一句新的話:“風起於青萍之末,而我隻守一盞茶心。”
筆尖頓了頓,她把這句話圈了起來。
裴硯離開書坊後沒回家。他繞路去了鎮南客棧。巷口停著一輛銀色轎車,車輪沾著泥,像是剛跑過鄉道。他站在對麵牆角,看著客棧二樓一扇亮著燈的窗戶。窗簾拉著,看不清裡麵。
他沒靠近,轉身走了。藥包在衣袋裡貼著胸口,一直沒拿出來。
小林回到住處,打開電腦。視頻腳本已經重命名。舊標題《一片茶的記憶·呼吸》被刪掉,新標題是《一杯茶的時間》。他在備注欄打下一行字:“我們不說真相,直到該說的時候。”
他按下保存鍵,屏幕光映在臉上。
沈知意吹滅油燈前,最後看了一眼窗外。月光照在桂花樹上,葉子安靜地躺著。她把手稿鎖進木箱,鑰匙放進口袋。
第二天早上,小林提前兩小時到達茶鋪。他架好機器,調整角度,確保鏡頭隻拍到茶杯和手部動作。傳感器被一塊布蓋住,完全不在畫麵內。
沈知意穿上淺青色的衣裳,頭發挽成簡單的髻。她拿起茶匙,舀出一片“桃溪一號”。
水開始沸騰。
喜歡茶中往事,筆下姻緣請大家收藏:()茶中往事,筆下姻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