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社供銷社回來,靠山屯就跟那燒開了的鍋似的,徹底沸騰起來了。家家戶戶都在顯擺自個兒新置辦的年貨,那熱鬨勁兒,比往年殺了年豬還足。
李風花把那竹殼暖水瓶擺在炕櫃最顯眼的地方,誰來串門都得顯擺一遍:“瞅瞅,縣裡公安局同誌都用這玩意兒,灌上開水,一宿腳底下都熱乎。”她男人蹲在門沿邊抽煙,看著那暖水瓶,咧著嘴傻樂:“這下可好了,省得你老半夜把我踹起來燒水。”
王淑芬更是迫不及待,當天就扯著新買的藍卡其布和花布,去找屯子裡手藝最好的吳巧手裁衣裳。吳巧手摸著那厚實挺括的藍布,連連稱讚:“這布好,正經玩意兒,給你家大小子做身學生裝,保準精神。”又抖開那花布,“這花色也鮮亮,給丫頭做件罩衫,過年穿出去,誰不誇一聲俊。”
王淑芬美得合不攏嘴:“那可不,全靠人家秋霞有門路,要不然,咱上哪兒弄這好布票去?”
張盛慧家,小鈴鐺紮著新買的紅頭繩,嘴裡含著水果糖,在院子裡蹦蹦跳跳,逢人就說:“俺媽給買的,甜!俺媽給我買的糖。”張盛慧看著閨女高興,自己也跟著笑,手裡納著鞋底,覺得這日子都有了奔頭。
文雯娘把那個印著大紅喜字的新搪瓷盆供在了灶台上,替換下那個凹了底兒、黑乎乎的老盆。文雯圍著新盆轉了好幾圈,伸手想摸,被他娘一巴掌拍開:“去,臟手彆亂摸。”
“現在不用嗎?”
“等過年蒸豆包再用。”
程秋霞也沒閒著,把給飛飛新扯的花布拿出來,比量著尺寸,準備給孩子做件新罩衫過年穿。飛飛乖乖站著,拿著軟尺在她身上量來量去,小臉上滿是期待。
“這布真好看,粉嘟嘟的,襯得咱飛飛小臉更白了。”程秋霞一邊量一邊誇,“在縣裡上學,穿得太破舊了也不好。”
正忙活著,李風花風風火火地又來了,進門就嚷嚷:“秋霞!秋霞!還有個大事兒得跟你商量!”
“咋了風花嫂子?”程秋霞放下手裡的布。
李風花壓低聲音,臉上帶著興奮:“你看,咱這跟縣裡公安局的同誌換東西,路子是不是挺好?眼瞅著要過年了,縣裡同誌肯定也缺年貨啊。咱屯子裡彆的不說,那黏豆包、凍豆腐、血腸、還有那山兔子、野雞啥的,是不是能……”
程秋霞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說,咱再弄點年貨,跟她們換?”
“對嘍!”李風花一拍大腿,“我尋思著,咱幾家關係好的,湊點東西,你回去的時候帶上。那邊同誌要是需要,咱就換點更稀罕的票回來,比如那收音機票、自行車票……哎呀媽呀,想想都美。”
這話立刻得到了王淑芬、張盛慧等人的積極響應。誰家不想日子過得更舒坦點?於是,幾家關係瓷實的又開始悄悄湊東西。你家出幾斤黏豆包,我家出幾塊凍豆腐,他家拿隻風乾野雞……很快,程秋霞回縣城時的行李又厚重了不少,不過這次帶的不是山貨乾菜,而是充滿了東北年味兒的吃食。
回到縣公安局大院,程秋霞把這事兒跟周紅梅、趙曉芬幾個一說,幾人又是喜出望外。
周紅梅搓著手:“黏豆包!我可想這口了!蘸點白糖,哎呀……還有血腸,燉酸菜裡那叫一個香!”
趙曉芬也眼睛放光:“凍豆腐好,燉白菜吸湯汁,比鮮豆腐有嚼頭,野雞更是個好東西。”
李靜則對那自家做的黏豆包格外感興趣:“聽說靠山屯的黏豆包餡兒特足,黃米麵也磨得細。”
這次交換更加隱秘,但也更加火熱。程秋霞的宿舍幾乎成了個小型的“年貨中轉站”。
周紅梅用幾張難得的糕點票和一點零錢,換走了一袋黏豆包和一塊凍豆腐。
趙曉芬貢獻出攢了好久的幾張煙票,她丈夫不抽煙,正好換出去,換走了一根血腸和幾隻風乾的山蘑菇。
李靜拿來一本嶄新的筆記本和兩支鉛筆,她知道飛飛上學需要,換走了一小袋黏豆包,說要給女兒嘗嘗鮮。
就連劉福貴也聞訊而來,悄悄塞給程秋霞一張難得的電影票,換走了一隻肥嘟嘟的野雞,準備過年給家裡人開開葷。
孫玉芬這次更是大手筆,她直接拿來一張嶄新的軍綠色棉帽票,對程秋霞說:“秋霞姐,這帽子厚實,防風,給飛飛冬天戴正合適,你看,能不能幫我換點黏豆包和血腸?我家那口子和孩子都饞這一口。”
程秋霞看著那棉帽票,心裡一熱,這正是飛飛需要的。她趕緊給孫玉芬裝了一大袋黏豆包和兩根血腸:“玉芬妹子,這太多了……”
“不多不多!”孫玉芬抱著年貨,喜滋滋地說,“這年頭,有錢有票也買不著這正宗味兒,咱這叫各取所需。”
晚上,程秋霞把換來的棉帽票給飛飛看,飛飛摸著票上印著的帽子圖案,眼睛亮亮的:“媽,新帽子?”
“對,新帽子,過年媽帶你去買,戴著去上學,就不凍耳朵了。”程秋霞摟著女兒,心裡滿是感慨。這你來我往的交換,換來的不僅僅是物資,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情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院裡的其他人家,也因為這些地道的年貨,提前進入了過年的節奏。家家戶戶的廚房裡,飄出的不再是單一的食堂菜味兒,而是燉血腸的濃香、蒸黏豆包的甜糯氣、野雞燉蘑菇的鮮香……
周小兵啃著黏豆包,含糊地對孫誌剛說:“爸,程飛她們屯子的豆包真好吃,比供銷社賣的那個強一百倍。”
孫誌剛嚼著勁道的血腸,滿足地歎了口氣:“那是,這才是過年該有的味兒。”
王鐵柱家,野雞燉蘑菇的香味飄了半條走廊,引得鄰居都探頭探腦。王大力端著飯碗,蹲在門口吃得滿頭大汗,對媳婦說:“孩兒他娘,明年咱還得跟程嫂子換,這野雞,太香了。”
就連一向節儉的吳玉蘭,也用換來的黏豆包給兒子小軍改善夥食,小軍吃得嘴角都沾著豆餡,直說:“媽,明天還吃。”
年關越來越近,靠山屯和公安局大院,因為程秋霞這個小小的“橋梁”,仿佛被無形地連接在了一起。屯子裡的人們用富餘的物產,換來了改善生活的物件和難得的票證;縣城大院裡的人們,則用各種票證,換回了記憶中地道的年味兒和濃濃的鄉土情誼。
這互通有無之中,流淌的是那個年代特有的質樸、溫情和生存智慧。程秋霞看著窗外又開始飄落的雪花,聽著院子裡孩子們因為即將到來新年而發出的歡笑聲,覺得這個冬天,格外暖和,格外有盼頭。
喜歡東北大姨撿到個喪屍閨女請大家收藏:()東北大姨撿到個喪屍閨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