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精密齒輪的齧合,嚴絲合縫,才能運轉順暢,帶動更大的機器。”
“說得對!”
林南燕激動的坐了起來。
“所以我們更要加努力,先讓自己成為更好的、更精準的‘齒輪’!到時候,自然能吸引到同樣優秀的‘齒輪’!”
其他人都被她的這個比喻逗笑了,笑聲在夜色中輕輕回蕩,帶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一股不服輸的韌勁。
當晚蘇婉寧在藍皮本上,寫下了新的詩行:
“《鷓鴣天·秋彆》
疏影橫斜桂子輕,
暮雲合璧晚風清。
寒枝棲雪終逢暖,
青鳥傳音漸分明。
星漢轉,歲華凝,
金戈鐵馬亦含情。
相逢且儘今朝意,
共待春山杜宇鳴。”
她又在那闋頁腳處,添上了一行清秀的小字:
“保重,等你!”
它是叮囑,是承諾,是……牽掛。
合上藍皮本子,她將那片金屬書簽小心地夾進正在繪製的圖紙中。
窗外月色如水,她心底一片暖融,因為知道有人也會望著同一輪明月,默念著同樣的期盼。
這番關於理想與愛情的深夜暢談,很快就被一個更具體的、關乎理想第一步的消息衝淡了氛圍,轉化為了更實際的動力。
第二天下午,係裡傳來通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蘇婉寧所在的這個以宿舍為單位、自稱為“攻堅小組”的四人團隊,因為近期表現突出,尤其是在理論聯係實際方麵展現出的潛質,被係裡選中,將參與由幾位優秀師兄師姐主導的一項關於“新型傳動結構優化”的課題研究。
雖然隻是負責基礎的數據處理、文獻梳理與實驗輔助工作,但對於她們這些大一新生而言,這無異於一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門在眼前豁然開啟,是一份沉甸甸的認可與機遇。
消息傳來,宿舍裡瞬間沸騰。
張敏第一個跳起來,臉上因激動而泛著紅光:
“太好了!我們真的可以摸到前沿研究的邊了!不再是紙上談兵了!”
“一定要好好乾!不能讓師兄師姐和老師失望!”
陳雪摩拳擦掌,仿佛立刻就要投入到戰鬥中。
林南燕則已拿出筆記本,思路清晰地規劃起來:
“我們要把勁兒使在刀刃上。婉寧對結構天生敏感,負責數據建模部分最合適;雪兒心細如發,文獻檢索和整理非你莫屬;敏敏動手能力強,實驗輔助這塊你來主導;我就負責內外溝通、進度協調。”
蘇婉寧胸中暖流奔湧,心潮澎湃。她緊緊握住那片冰涼的金屬書簽,那清晰的觸感讓她從激動中沉澱下來,思緒瞬間飄遠——
顧淮提到的技術交流會、母親在野外探尋大地脈搏的堅毅身影、臥談會那句“我們也要像齒輪一樣緊緊齧合”的玩笑話……
無數畫麵與聲音在腦海中交彙,最終凝聚成一股無比清晰而堅定的力量。
“嗯!”
她重重點頭,眼中閃爍著與她們一般無二、甚至更加堅定的光芒。那光芒中有憧憬,有決心,更有一種不容置疑的信念。
“我們一起,珍惜這次機會,好好學,好好乾!”
四個女孩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她們都明白,這是她們親手叩響未來之門,是她們邁向更廣闊天地的第一步。
喜歡征途與山河請大家收藏:()征途與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