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蘇婉寧肯定地點頭,林南燕一把抱住她,在原地轉了個圈:
“太好了!婉寧,這真是……真是想都不敢想的機會!”
兩個姑娘相視而笑,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同樣的憧憬與堅定。
“我們要好好準備。”
蘇婉寧輕聲說,彎腰幫好友拾起散落的書本。
“不能讓崔教授失望,更不能給學校丟臉。”
林南燕重重點頭,眼神明亮如星:
“對!我們要讓所有人知道,江南大學航天專業的學生不比任何人差。”
她挽住蘇婉寧的手臂,語氣認真。
“這段時間我們一起查資料、整理成果,一定要在會上展現出我們最好的水平。”
春風拂過,杏花瓣輕輕落在她們肩頭。兩個年輕的女孩懷著對未來的無限期待,在融融春色中立下約定——
要在即將開啟的學術舞台上,綻放屬於她們的光彩。
接下來的日子裡,蘇婉寧和林南燕開啟了近乎瘋狂的備會模式。
每天清晨五點,學校圖書館門前的石階上總會準時出現她們的身影。林南燕負責整理國內外航天器軌道動力學的經典文獻,蘇婉寧則專注研究姿態控製係統的前沿進展。
“婉寧,你看這個!”
某天深夜,林南燕興奮地指著剛找到的俄文資料。
“蘇聯科學家在聯盟號飛船的軌道交會算法中,用了和我們課程設計相似的思路!”
兩個女孩立即湊在台燈下,一邊查詞典一邊研讀。當理清文中複雜的數學推導時,窗外已泛起晨光。
這樣的場景在備會期間屢見不鮮,她們常常為了驗證一個公式的正確性,在自習室待到深夜。
崔教授偶爾會來指導,看到她們整理的厚厚一疊筆記時,眼中露出欣慰的神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很好,就是要這樣下苦功夫。不過要注意方法——”
他指著蘇婉寧正在推導的軌道方程。
“這裡可以借鑒錢學森先生五十年代提出的思路。”
這個建議讓她們豁然開朗。她們立即去資料室查找早期的《力學學報》,果然找到了更簡潔優美的解法。
在離出發還有半月時,她們完成了所有準備工作。
二十頁的彙報材料,每一頁都經過反複推敲;每個公式都經過嚴格驗證;就連彙報時的語氣語調,她們都對著空教室練習了無數遍。
學校的批複在三天後正式下達。
當蓋著學校紅印的批準文件送到崔教授手中時,他特意將蘇婉寧和林南燕叫到辦公室,將文件遞到她們麵前:
“手續都辦妥了。半個月後,我們準時出發。”
兩個姑娘接過文件,看著上麵清晰印著的她倆的名字,相視一笑,真切地感受到夢想照進現實的重量。
這日午後,蘇婉寧正與林南燕抱著厚厚一遝資料從圖書館出來,就被隔壁班同學喊住:
“蘇婉寧,校門口有人找!”
她下意識地把資料往林南燕懷裡一塞,在林南燕一副“我懂得,你放心去”的眼神示意下,小跑到校門口。
遠遠就看見那輛熟悉的吉普車停在梧桐樹下,顧淮正倚在車門旁。
四月的陽光透過新發的嫩葉,在他挺拔的肩頭投下斑駁的光影。他今日難得穿了件熨帖的白襯衫,袖口整齊地挽至小臂,露出結實的手腕,下身仍是筆挺的軍褲,整個人在儒雅中透著軍人的英氣。
“顧淮?”
她氣息微喘地停在他麵前,眼角眉梢都漾著驚喜。
“你怎麼來了?”
他直起身,目光溫柔地將她細細端詳:
“來軍部開會,順道看看某人。”
喜歡征途與山河請大家收藏:()征途與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