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軍區某部大禮堂內,一場高規格的軍民融合技術研討會正在進行,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無形的莊重。
墨綠色絨布覆蓋的主席台後方,“科技強軍、合作共贏”八個大字格外醒目。台下座無虛席,放眼望去是一片鬆枝綠的海洋,肩章上的星徽在燈光下不時閃爍,映襯著一張張曆經風霜卻神情專注的麵龐。
偶爾夾雜其間的便裝學者,反而成了這片軍綠色中零星的點綴。
蘇婉寧安靜地坐在崔教授身旁。
她身穿淺藍色純棉襯衫,搭配同色係、剪裁利落的工裝長褲,烏黑長發整齊地束成馬尾,露出光潔的額頭與修長的脖頸,整個人乾練不失優雅。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些來自各處的審視——對於她這個過分年輕的女孩,出現在如此嚴肅的場合,那些目光中混雜著好奇,但更多的是本能的質疑。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來自四麵八方的審視——在這個莊重的場合,她這個過分年輕的麵孔顯得格外醒目。
那些目光中帶著好奇,但更多的是一種本能的質疑。
蘇婉寧不著痕跡地挺直背脊,將注意力重新聚焦在手中的會議議程上。
會議圍繞“高空偵察裝備在複雜地形下的適應性”這一核心議題展開。
來自不同院係的教授們依次登台,通過投影膠片和大幅圖表,展示了各自在新型輕質材料、空氣動力學及光電探測技術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崔教授也登台作了報告,詳細介紹了江南大學研發的一種“碳纖維增強環氧樹脂基複合材料”。該材料在減重與結構強度方麵取得了重要突破,實驗室數據令人印象深刻。
會場內不時響起禮貌而克製的掌聲。軍官們大多保持著沉默,專注聆聽,偶爾在筆記本上記錄下關鍵信息。
顧淮端坐於後排,肩背挺直如鬆。
他的目光掠過台上一位位發言者,最終定格在那個淺藍色的身影上。他的婉寧——端坐在資深學者之間,身姿顯得格外纖細,脊梁卻挺得筆直,眼神清亮而專注。
在全場注視下,顧淮倏然起身。挺拔的身姿瞬間凝聚了所有視線。他利落地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話筒,先向主席台與全場敬了一個標準軍禮。
“首長,各位老師。我是東部戰區第x集團軍老虎團,偵察營,尖刀連連長,顧淮。”
他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來,帶著軍人特有的金石之質,沉穩有力地回蕩在會場每個角落。
他的目光看似不經意地再次掠過蘇婉寧的方向,恰與她抬起的視線在空中短暫交彙。
他清晰地捕捉到她眼中一閃而過的笑意——那笑意很快轉為理解與支持,甚至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驕傲?
“剛才認真聆聽了各位專家關於新型複合材料的報告,在減重和比強度方麵的數據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他先是誠懇地肯定了研究成果,隨即話鋒一轉,目光如鷹隼般掃過台上的專家團隊,最終定格在崔教授與蘇婉寧身上。
此刻,他的眼神已然褪去所有溫和,展現出軍人顧淮獨有的銳利:
“但作為一名常年在一線帶兵的偵察連長,我有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
他隨手拿起桌上那個軍綠色的、帶有明顯磕碰痕跡的鋁製水壺,語氣沉凝:
“我想請教,這種新型材料在高溫高濕、鹽霧彌漫的東南沿海環境下,長期抗疲勞性能如何?作為偵察設備部件時,至關重要的信號透波率能否保持實驗室數據的穩定性?”
他略微停頓,用最樸實的語言描繪出最嚴峻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