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專家身體前傾,追問道:
“那麼,係統的可靠性能否滿足軍用標準?”
“我們已經完成了三輪環境試驗。”
蘇婉寧調出測試數據。
“在零下四十度至正七十度的溫域範圍內,係統功能完好。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分布式架構還帶來了一個額外優勢。任一單元出現故障,係統都能自動降級運行,不會完全失能。”
現場頓時響起一陣熱烈的討論聲。這個設計思路不僅解決了當下的技術難題,更展現出了令人驚歎的前瞻性。
當被問及算法未來的拓展性時,她更是展現出了超越年齡的遠見:
“除了軍事領域,我認為這套算法在民用領域同樣大有可為。比如,它可以改進下一代天文射電望遠鏡的信號處理能力,幫助我們捕捉更深宇宙的訊息。甚至……”
她稍作停頓。
“在地外文明探測這個更長遠的領域,它或許能幫助我們從噪聲中分辨出那些微弱的、非自然的信號。”
這個極具前瞻性的設想,讓在場不少專家都露出了深思的表情。一位一直沉默的院士輕輕點頭,對身旁的同行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個年輕人,看得夠遠。”
答辯結束的那一刻,掌聲如潮水般湧來。多位專家圍攏過來,不再是考核,而是平等的交流。
崔教授站在人群外,臉上的笑容裡滿是欣慰。
京西賓館的論證會大獲成功,蘇婉寧的名字和她那套創新的算法,在小範圍的專家圈子裡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然後,一個更重要的機遇,隨之而來。
一周後,崔教授再次找到她,這次神情更為鄭重。
“婉寧,準備一下,下周隨我參加一個更高級彆的閉門會議——國防部‘未來五年軍工技術發展方向’研討會。”
崔教授將蘇婉寧喚至一旁,聲音壓得極低,眼神卻格外明亮:
“這次的會議非同小可。”
他環顧四周,確認無人注意後才繼續道。
“參會的不隻是學術界的人,各軍兵種主管裝備的領導、頂尖技術專家,還有幾位特殊部隊的青年指揮官都在場。這是最高規格的論證會。”
他稍稍前傾身子,語氣更加鄭重:
“你的算法研究被列為重點彙報項目之一,這是破格的機會。婉寧,務必把握住。”
蘇婉寧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
“我明白。”
經過上一次的曆練,此刻她的內心異常平靜。這已不僅僅是一場學術彙報,更是關乎國家未來裝備發展的關鍵時刻。
她輕輕整理了一下衣領,腦海中浮現出實驗室裡無數個日夜積累的數據,那些反複推演的算法模型,還有導師期待的目光。
“崔老放心。”
她微微頷首,聲音輕柔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一定不辜負期待。”
喜歡征途與山河請大家收藏:()征途與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