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結束不久,陸崢便展現出驚人的行動力。他通過正式渠道聯係到國防科大,並親自登門拜訪。
在崔教授的辦公室裡,陸崢身姿挺拔如鬆,他目光灼灼地看向蘇婉寧,開門見山:
“蘇婉寧同誌,我代表總參特種大隊,正式向你發出邀請。”
他的聲音沉穩有力,每個字都帶著軍人的鄭重:
“軍隊是國家最鋒利的刃,而我們現在,急需最聰明的大腦為這把刃開鋒。參軍報國,特種大隊需要你這樣的電子對抗人才!”
這番邀請石破天驚,連向來沉穩的崔教授都忍不住扶了扶眼鏡,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蘇婉寧更是怔在原地——
她想過很多種可能,卻從未預料到會是一支特種部隊向她伸出橄欖枝。
為了說服蘇婉寧,陸崢語氣沉凝而懇切的開始加碼:
“蘇同誌,我深知你已在學術道路上取得了優異成績。但請容我直言——真正的才華,不應隻停留在紙麵推演和實驗室裡。”
他向前微傾,聲音裡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如今國家正處在現代化的關鍵時期,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像你這樣具備前沿思維的科技人才。軍隊,就是能讓你的學識產生最直接價值的地方。”
“不瞞你說,我們大隊是總部‘鑄劍’計劃的重點試點單位,擁有直接從頂尖院校征召特殊人才的權限,流程上完全合規。”
他補充道,意在打消對方關於流程的最直接疑慮。
“想想看。”
他的話語直指核心。
“當你的研究成果不再是論文裡的公式,而是化作了守護國土的堅實盾牌、克敵製勝的關鍵利器。這種成就,是任何學術榮譽都無法比擬的。”
陸崢凝視著蘇婉寧,眼神熾熱:
“參軍報國,不是放棄你的專業,而是讓你的才華在更廣闊的天地間綻放。祖國需要你,蘇婉寧同誌。”
這番話擲地有聲,不僅描繪了宏偉的報國藍圖,更巧妙地觸動了知識分子最看重的事業價值與家國情懷。
“參……參軍?還是特種部隊?”
陸崢的話語還在耳邊回響,蘇婉寧卻感覺自己像是聽錯了頻道。
她下意識地低頭看了眼自己——
杏色純棉襯衣,最溫婉的套領毛衣,纖細的手腕,這身板去特種部隊?腦海裡瞬間不受控製地閃過一係列畫麵:
自己在武裝越野中跑到吐,被黝黑壯碩的教官指著鼻子罵“國防科大的高材生就這?”,在泥潭裡掙紮著扛圓木,累得像條……
她趕緊掐斷了這過於生動的聯想。
“這位陸少校,您確定需要的是一個能討論算法穩定性的技術員,而不是一個能胸口碎大石的特種兵?”
她心裡默默吐槽,麵上卻依舊保持著得體的平靜,隻是微微睜大的眼睛裡寫滿了難以置信。
但在這荒謬感之下,那句“最聰明的大腦”、“最直接的價值”,精準地敲在了她隱藏於內心深處,從未示人的理想主義心弦上。
崔教授扶著眼鏡的手半晌沒放下來,心裡早已翻江倒海:
“什麼意思?當著我的麵挖牆腳?挖的還是我最得意的門生,去……去哪裡不好,去特種大隊?!”
他看著陸崢,眼神裡充滿了“你是不是走錯門了”的疑問。
他想象中蘇婉寧的未來,應該是在國家級實驗室裡帶領團隊攻堅克難,或者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論文,而不是在叢林裡摸爬滾打,跟一群糙漢子比誰肌肉更結實。
這陸崢,大道理一套一套的,怕不是個搞宣傳的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