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婉寧心中滿是感激,她站起身,向著青鬆道長行了一禮。
“道長的恩情,婉寧銘記在心。您不僅治好了我的舊疾,更指點了我的不足。這份機緣,我會一生珍惜。”
她抬起頭,語氣堅定地繼續說道:
“道長放心,不管前路有多難,婉寧絕不會辜負今日所得,必定堅守初心。”
青鬆道長微微頷首,眼中透著欣慰與期許:
“望你堅守此心,不忘今日之言。他日若有所成,或感天地之氣,可來武當山尋我。”
蘇婉寧鄭重應道:
“晚輩謹記。”
她辭彆道長,輕輕推開廂房門。
沈師母已在外間靜候多時,見她出來立即迎上前,目光在她身上輕輕一繞,便察覺到了那股與以往大不相同的氣息。
“看來青鬆師弟這次,是把壓箱底的功夫都傳給你了。”
沈師母眼中漾開欣慰的笑意,輕輕握住她的手。
“既然選了這條路,就要走得漂漂亮亮的。師母在這兒,等著聽你的好消息。”
蘇婉寧心頭暖意湧動,鄭重地點頭:
“師母的教誨,婉寧銘記在心。定不負您與道長的厚望。”
“好孩子。”
沈師母鬆開手,目光溫柔卻篤定,
“記住,無論你走得多遠,師母這兒,永遠亮著燈等你回家。”
與師母道彆後,蘇婉寧轉身走向主會場。
還未進門,便聽得場內人聲隱約,茶香與墨香早已透過門扉縈繞鼻尖。這場國學研討會,此刻正值最熱烈的時分。
幾位白發蒼蒼的老學者圍坐一桌,正為某處典籍注疏的細節討論得興致盎然。
蘇婉寧一眼就望見了被眾人簇擁在中央的姥姥。
她眉目舒展,神采奕奕,正執筆在宣紙上揮毫書寫,筆勢如行雲流水,引來一片讚歎。
蘇婉寧沒有上前打擾,隻靜靜站在人群外。倒是姥姥抬眼時瞧見了她,微微點頭,示意她稍等片刻。
待這一番筆墨交流暫告段落,姥姥才含笑離席,朝她走來。
“研討會還得再開一陣,我們這些老友難得一聚,怕是聊到日落也舍不得散。”
姥姥邊說邊輕手為她理了理衣領,目光溫和。
“知道你學校裡還有課業,彆在這兒陪我們耗時間了,先回去忙你的正事吧。”
蘇婉寧見姥姥眼中閃爍著久違的光彩,心中欣慰,輕聲應道:
“看您聊得這麼開心,我就安心了。那我先回學校,您結束後記得請會務組送您回家。”
“好,你去吧。”
姥姥輕拍她的肩,又稍稍壓低聲音:
“青鬆道長那邊……都順利嗎?”
見蘇婉寧輕輕點頭,姥姥眼中閃過一絲了然的笑意,不再多問,隻柔聲叮囑:
“路上小心。”
明宸端著茶盞走到蘇婉寧身邊,視線掠過不遠處正與幾位老學者相談甚歡的姥姥。
“看老人家聊得這麼投入,估計一時半會兒還結束不了。”
他轉頭看向蘇婉寧,語氣溫和。
“我送你回學校吧?”
蘇婉寧微微一笑:
“好,那就有勞你了。”
夜色中的京城華燈初上,車窗外流淌著溫暖的流光。明宸專注地握著方向盤,直到車子平穩駛出長安街,才緩緩開口:
“聽說你要入伍?”
蘇婉寧微微一愣:
“你怎麼知道?”
“彆忘了,我也穿著這身軍裝。”
明宸輕笑一聲,指尖在方向盤上輕輕敲了敲。
“隻是沒想到,你會選擇從最基層的列兵做起。”
“你是覺得我吃不了這個苦嗎?”
蘇婉寧側頭看他。
“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