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部的通知像一顆投入深潭的石子,漣漪過後,是前所未有的沉靜。
訓練照舊,但氛圍已然不同。
每一個離機動作都帶著破釜沉舟的決絕,每一次落地緩衝都像是在為三天後的著陸預演。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無形的張力,將所有人的神經都繃緊了。
實跳前第二天,她們被帶到了傘庫。
沉重的大門緩緩拉開,一股混合著帆布、陽光和某種特殊藥劑的氣味撲麵而來。巨大的倉庫裡,一排排墨綠色的傘包整齊地懸掛著,沉默、厚重,如同等待檢閱的士兵。
“這就是傘兵的‘翅膀’,也是安全的保障。”
趙勁鬆的聲音在空曠的傘庫中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莊嚴。
保管員開始逐一發放傘包。
當那沉甸甸的重量壓在肩上時,所有人都下意識地挺直了脊梁。這不是訓練中的模擬配重,這是真正的、將在千米高空守護她們性命的裝備。
蘇婉寧接過自己的傘包,手指拂過堅韌的傘布,觸碰到裡麵緊密疊放的傘繩和傘衣。一種奇異的連接感在她心中升起,沉重,卻也讓人安心。
“現在,檢查和穿戴。”
接下來的時間,她們在保管員和教官極其嚴苛的指導下,根據之前學的理論知識,將這複雜的生命保障係統一絲不苟地穿戴在身上。
胸帶、腿帶、備份傘……
當晚,木蘭排宿舍。
一種混合著極致期待與緊張的暗流,在空氣中無聲湧動,取代了往日晚間的疲憊與寧靜。
童錦趴在床鋪上,台燈將她興奮的臉龐映得發亮。她又一次攤開那本寫滿複雜公式的筆記本,手指快速劃過拋物線圖表,嘴裡念念有詞地計算著最佳離機角度。
鄰床的李秀英翻來覆去睡不著,索性坐起身,就著窗外透進的月光,一遍遍地模擬整理傘包的動作,仿佛這樣就能係住心中的忐忑。
蘇婉寧坐在書桌前,麵前攤開著孟時序那本筆記,在“離機姿態控製”和“應對突發氣流”的段落反複流連。
那些經過實戰檢驗的經驗,將她心中因未知而起的微瀾漸漸撫平,化作沉靜的力量。
房間另一頭,秦勝男正不緊不慢地擦拭著鞋。她的動作從容不迫,仿佛三天後不過是又一次常規訓練。
而靠窗的下鋪,張楠已經整理好床鋪,將作訓服仔細疊放在枕邊。她是全排最早準備就寢的,臉上看不出絲毫緊張,隻有經過充分準備後的坦然。
在角落的書桌旁,阿蘭正伏案疾書,神情是前所未有的嚴肅。若你湊近細看,會發現稿紙最上方赫然寫著一行觸目驚心的大字:
《萬一主傘未開的應急處置預案》
她正條理清晰地羅列著檢查備用傘的步驟、判斷剩餘高度的要訣以及保持身體姿態的要點,儼然是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最周全的準備。
何青伏在桌前,娟秀的字跡鋪滿紙頁,正在完善她總結的《實跳注意事項十條》。
旁邊的容易則在閉目盤坐,嘴唇無聲開合,將跳傘流程在心底默背了第七遍。
“我可以的,我一定能行……”
王和平對著洗漱鏡小聲給自己打氣,鏡中的眼神格外堅定。
最安靜的角落裡,陳靜雙目微閉,手指在膝上有節奏地輕點。她正在腦海中完整地預演從登機到落地的每一個環節。
在這片彌漫著無聲戰意與專注的宿舍裡,十顆心臟正為同一個目標而有力地跳動。她們都在用各自的方式,消化著壓力,積蓄著力量。
三天,隻剩下三天。
那片廣闊的天空,正靜靜等待它的女兒們,前去征服。
第二天下午,最後一次地麵協同訓練結束後,孟時序站在了隊列前方,目光平靜地掃過每一張年輕卻寫滿堅毅的臉。
“該教的,趙教官和沈連長都已經教給你們了。該練的,你們也已經用汗水浸透了這片土地。”
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帶著一種沉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