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往機場的車上,坐在排長蘇婉寧斜後方的副排長秦勝男,此刻內心並無太多畏懼,反而燃燒著熊熊鬥誌。
她想起父輩口中沙場點兵的豪情,想起軍校地圖推演時的運籌帷幄。
夜間跳傘?
正是檢驗平時訓練成果,超越父輩榮光的最好時機。
“雷霆”演習,那才是她秦勝男應該馳騁的疆場。她暗暗握緊了拳,目光掃過全排姐妹,確保每個人都狀態在線。
何青,第三次核對著自己的檢查清單,腦海裡反複回放著夜間跳傘的操作要點和特情處置預案。
“高度判斷千萬不能出錯,開傘時機必須精準,風向風速……還有備用傘……”
她在心中默念,務求將每一個細節都刻在腦子裡,確保萬無一失。
對她而言,勝利來自於對每一個微小環節的絕對掌控。
容易,正閉著眼睛,在腦海中清晰地“回放”著整個機場和著陸場的地圖。
跑道方位、障礙物位置、風向袋的預設點位……
所有白天勘察過的細節,此刻都如同高清影像般在她腦中精確浮現。
“東北角那排矮樹,西南方向的水塔……”
她無聲地複核著,超強的記憶力在此刻化作了最可靠的空間導航。對她來說,黑暗從不是障礙。
隻要地圖在心中,路就在腳下。
童錦,眼中閃爍著求知與探索的光芒。她對於夜間跳傘所涉及的物理學、氣象學乃至生理學知識充滿了興趣。
“在完全不同於白天的感官環境下,人體如何調整空間感知?夜視儀的工作原理在這種動態環境中會不會有新的表現?”
她甚至已經開始在腦海裡構思,如果成功完成這次跳傘,她可以寫一篇怎樣結合理論與實踐的報告。
挑戰對她而言,是解鎖新知識的鑰匙。
阿蘭,臉上前幾日被打的傷痕已幾乎看不見。她此刻的眼神野性而堅定。
她渴望像山鷹一樣征服這片漆黑的天空。黑夜讓她想起家鄉的深山老林,那裡是她的主場。
“天上的雲和山裡的霧,都一樣,遮不住獵人的眼睛。”
她相信自己的直覺和反應速度,足以應對任何突發情況。
王和平,這個從農村走出來,靠著堅韌不拔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女兵,此刻正緊緊抱著自己的傘包,如同抱著最珍貴的寶貝。
她心裡有點打鼓,看著窗外飛逝的模糊黑影,對高空的恐懼和對黑暗的本能敬畏交織。但她不斷在心裡給自己打氣:
“不怕,不怕。排長教過,班長帶過,模擬器跳過無數回。彆人行,我也行!不能給排裡拖後腿,一定要跳好!”
她的信念簡單而純粹:跟上,彆掉隊,完成任務。
陳靜,作為排裡的衛生兵,她除了檢查自己的裝備,還下意識地摸了摸隨身攜帶的小急救包。
此刻,她的腦海裡正不斷“翻閱”著高空病、衝擊傷急救流程和夜間搜尋傷員注意事項。
她擔心的不僅是自己,更是全排的姐妹。
“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
她的緊張更多來源於責任。
張楠,雖沉默不語,大腦卻在飛速運轉。
她在思考如何在高空分散狀態下,最快地重新集結隊伍,如何在夜間複雜環境中保持隊形和通訊有效。
她在模擬著各種可能出現的團隊協作問題,並思考著應對策略。
“雷霆”演習意味著更大規模的協同,這次夜訓是絕佳的預演。
李秀英,指節分明的手穩穩地整理著裝具。她的緊張感更多轉化為一種內斂的“氣”。
她在調整呼吸,將內心的波瀾撫平,準備以最佳的身心狀態,去迎接高空的那一躍。
力量,需要在最需要的時候,精準爆發。
十個人,十條心,卻懷著同一個目標,在顛簸的車廂裡,朝著未知的夜空,進發。
她們的想法各異,性格鮮明,但凝聚在“木蘭排”這個集體之下的意誌,正如同這夜色中行進的車隊,堅定而不可阻擋。
……
孟時序坐在指揮車裡,看著前方引路的車燈劃破黑暗,他知道,身後的那些車廂裡,正承載著怎樣的決心與夢想。
而他,將帶領她們,去征服這片星空。
機場,巨大的運輸機如同蟄伏的巨獸,引擎發出低沉的轟鳴。
趙勁鬆教官站在舷梯旁,挨個檢查著每個女兵的裝備。他的動作依然一絲不苟,目光卻比平時柔和了幾分。
“最後一遍!”
他的吼聲在引擎噪音中依然清晰,但熟悉他的人能聽出那嚴厲語氣下藏著的關切。
“夜視儀都戴好了!地麵標識記在腦子裡!保持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