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年景好的時候,這等精細糧食也都要糶賣出去換回銀錢填補家用。苦哈哈的莊稼人,有兩口粗糧摻和著野菜糠皮也能過活。
稱量好的蝗蟲被一筐筐地倒入旁邊的大鍋沸水之中,燙殺之後撈出,在後方平整出的空地上曬乾,再以石臼磨盤捶碎磨成粉末,最後變成一袋袋灰白色的蟲粉摞入倉衙。
活計不算輕省,費力費柴火。
官府的人手自然是不夠用的,有那蝗蟲捉得少的,便有差役相詢願不願意去做工,勤快些卻也能混個肚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汷州刺史龔為成負手立在州府城牆的門樓之上,俯瞰著下方一派忙忙碌碌的情形,默然不語。
這樣一處粗陋的賑災收購點,隻要有足夠的糧食支撐便能安置方圓百裡數千名百姓。而這樣的賑災點正沿著河道在北地迅速鋪開,‘北定王府郡主娘娘’之名也隨之廣為流傳。
北定王在北疆中一直是守護者與戰神的象征,深受當地百姓敬仰信重。對於他的女兒,百姓自然也接受良好,雖然根本就沒見過麵,但百姓口中的‘郡主娘娘’早已栩栩如生。
郡主娘娘必然是美若天仙的。
這一點無數見過侍者麵容的百姓最是肯定。她座下的侍者可是真正的仙人模樣,有不少北地遊俠武修特意追逐著運糧船隊隻為多看侍者一眼,這侍者侍奉的娘娘本人還能有差?
‘美若天仙’的郡主娘娘必然極善良極慈悲。
肯平白拿出百萬擔糧食分給北地百姓活命,誰敢說不善良不慈悲?觀世音菩薩在世不過如此!
形象無限接近於觀音菩薩的‘郡主娘娘’一出世,風頭登時壓過北地諸多什麼得了供奉就能驅走蝗蟲的三眼山神、長角的龍王諸如此類的怪誕流言傳說,層出不窮的山賊河匪有大半轉眼之間就地消失,無數窮凶極惡的賊匪抹過臉就變成了轉運蝗蟲糧食的腳夫幫,乾活勤勤懇懇,一臉忠厚老實的模樣。
“百姓愚昧無知,吾等就任憑他們這般邀買人心?”佐官長史簿曹從事道。
旁邊治中從事袖著手幽幽插言:“百姓不識天下大勢,一生碌碌唯知食飽衣暖。如今饑渴無依,流離失所,好容易盼得生機自然感恩戴德。吾輩身為父母官束手在側無有作為,又有何顏麵去怪罪百姓向援手之人叩首呢?”
這處小小的門樓如今彙聚了幾乎整個汷州的主事官員,隻因眼下再沒有什麼事務能大過賑災之事了。
一言出,城樓之上登時一片緘默。
北疆不是什麼富足所在,尋常百姓家中原就沒有多少存糧,先是旱災後是蝗災,草木儘折之下隻能背井離鄉。外有蠻族寇邊,內有流民之中賊匪禍患不斷,各種神佛妖魔人精鬼怪也隨之而起,朝廷不肯發布江湖召集令,戶部簽發的賑災之糧又遲遲不到,眼看餓殍盈野、易子而食、析骨而炊的慘劇就在眼前。
尋常百姓鬥大的字識不了一筐,見識淺薄,認知單純,極容易被煽動操控,同時又有著耿直的執拗。
他們不清楚什麼叫做北定王掌軍事、官府掌內政,也不知蠻族寇邊北定王全副心力皆在邊關,隻知災荒之下官府遲遲不見有效作為,賑災錢糧久候不至,自己饑苦無依,流離失所。
這般境況之下,若能再耽擱個數十日,鎮守北疆的北定王勢必被民情憤挾裹,不說民心儘失,卻也再難恢複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北定王樹立下的雄厚威望。
這是一場赤裸裸的陽謀,借天災人禍挾裹的百姓向手握軍權的北定王揮刀,觀棋者為楚淵帝皇,布局者為朝廷臣相,執行者為州府官員。
北地十三州的旱情疫情於龐大的楚淵帝國也不會造成毀國滅族的衝擊,不過是幾十萬百姓惶惶而已。
執掌邊關數十載,無數心腹愛將子民隕於蠻族異獸,早已與蠻族異獸成不死不休之勢的北定王不會放棄邊關,不過是北疆十數萬將士搏命而已。
佐官長史簿曹從事憂心忡忡地道:“如此下去,隻怕待旱情蝗災一過,朝廷的問責文書便要來了。”
“朝廷問責?”沉默許久的刺史龔為成終於開了口:“由何而問?何者應責?”
“大人!”簿曹從事不由出言相阻。
龔為成搖了搖頭,隻手掌一下一下地拍著欄杆:
“百姓何辜!將士何辜啊!”
喜歡我在修真世界勤勤懇懇當男寵請大家收藏:()我在修真世界勤勤懇懇當男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