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顱內壓力驟增,它的雙眼“噗”地爆裂,暗紅血液從眼眶湧出,鼻腔也滲出鮮血——這些全是它從死者身上吸來的精華,此刻卻成了催命符。
方旭鬆開了手。
綠僵的氣息已然潰散,先前連番重擊已令其腦部受損,再加上這記龍吟功的致命一擊,它徹底廢了。
方旭暗自比較,這一吼的威力已接近五成功力的小龍女,隻是穿透力稍遜。這門龍吟功的運勁方式源自小龍女的獅子吼,但勁力本質卻來自降龍十八掌。
一旁的一休大師眉頭微皺,這音功似佛門獅子吼,卻又似是而非。
綠僵踉蹌幾步,最終“撲通”倒地,身軀抽搐幾下後,徹底僵直。千鶴道長三人上前查看時,它已毫無動靜,原本堅韌的軀體變得鬆軟,縷縷黑氣從體內逸散。
“死了……”
貧道行走江湖多年,頭一回遇見這般厲害的綠僵......竟能如此輕鬆解決!妙極妙極......四目道長撫掌大笑,目光灼灼地打量著方旭,你小子如今可了不得......
您是......
比起千鶴道長,眼前這人隻讓方旭覺得眼熟。他略一思索,忽然眼前一亮。
四目叔?!
哈哈哈......可算認出本道長了!
四目道長大笑著拍拍他肩膀。畢竟時隔六七載,對方一時認不出也情有可原。當年分彆時方旭尚在總角,與千鶴最為親近,同自己倒不算熟稔。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一休和尚緩步而來,慈祥地端詳著方旭,老衲法號一休。方小施主少年英雄,身手不凡,令人欽佩!
大師過譽了。
方旭連忙恭敬行禮。
......
千鶴道長雖為茅山弟子,卻未精研法術,除卻基礎術法外,五行之術皆未涉獵,一身修為儘在劍道。可惜苦修多年,僅得劍氣皮毛。相較之下,四目道長造詣更為全麵,劍術不遜千鶴,更將火係法術修至化境,一記烈焰術便將綠僵焚作飛灰......
事了拂衣去,四人談笑風生地走出山林,重返營地。
少爺可曾受傷?老奴這就去請大夫......
農伯急匆匆迎上前,憂心忡忡地打量著方旭。這位侍奉方家數代的老仆,雖自稱老奴,實則被方旭敬若長輩,彼此情同父子。
農伯放心,我沒事。
方旭舒展筋骨,笑吟吟轉了個圈,您瞧,這不是好好的......
農老哥!
四目道長朗笑著走來,農伯當即認出這是當年隨九叔造訪方家的道長,原來是四目道長......
多年不見,彆來無恙?
眾人剛落座,忽聞小王爺營地傳來驚叫。千鶴道長猛然起身:定是那些被綠僵所傷之人屍變了。師兄,我的劍方才折斷,可否借寶劍一用?
儘管拿去。四目道長解下佩劍。
阿彌陀佛......一休和尚望著遠處撲向活人的行屍,麵露悲憫。
待千鶴道長誅滅新屍歸來,幾位故人未及敘舊多時。半個時辰後,四目道長與一休和尚便告辭歇息去了——畢竟年歲不饒人,不宜熬夜過甚。
......
清晨,朝陽初升,天空湛藍如洗,薄霧輕籠。連綿起伏的青山間,溪水潺潺,紅花綠葉交相輝映,鳥鳴婉轉,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方旭早已立於山巔,迎著晨曦練完升龍樁,此刻又揮拳如風,身影矯健。
千鶴道長領著四名弟子也來到山上晨練,見他如此勤勉,不由露出欣慰的笑容……
看來……
方旭能有今日的修為,絕非偶然。昨夜與綠僵激戰,常人早已疲憊不堪,他卻依舊堅持修行,這份毅力令人讚歎。
千鶴道長心中感慨,當年那個纏著自己玩耍的孩子,如今已成長至此,實在令人欣慰……
相聚的時光總是短暫。
方家商隊繼續東行前往滬海,而護送小王爺的隊伍則需北上。兩支隊伍在此短暫交彙後,終是到了分道揚鑣的路口。
眾人停下腳步,依依惜彆。
四目道長與一休大師特意趕來相送,一路送至岔路口,眾人駐足不前……
“師弟,一路珍重!”
四目道長目光平靜,看著這位年僅三十五歲的師弟。他在同門中雖非最晚入門,卻是最年輕的一位。
“師兄,請留步。”
千鶴道長深深看了師兄一眼,目光掠過他鬢角的微霜,眼底閃過一絲複雜。這位師兄修為深厚,年近五旬卻麵容年輕,唯有發間的銀絲與眼中的滄桑透露出歲月的痕跡……
多年的同門情誼,生死與共,此刻卻隻是淡然相對。
他們並非無情,隻是早已習慣離彆。茅山弟子行走四方,同門天涯相隔,甚至有人遠渡重洋,此生難再相見……
“阿彌陀佛,千鶴道友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