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的手指在鍵盤上懸了兩秒,最終還是點進了微光節點的後台數據庫。
綠色的接收率曲線像被踩扁的彈簧,從月初的67一路滑到了23。
他滾動鼠標的手突然頓住——最下方的備注欄裡,陳默用紅色字體標了一行小字:建議調取b區11號節點日誌。
的一聲,手機彈出新消息。
陳默的語音帶著電流雜音:林哥,我比對了近三個月的傳播路徑,83的課程已經脫離咱們的原始網絡。背景音裡傳來鍵盤敲擊聲,有個退休教師在社區辦家庭讀書會,把《社會契約論》拆成了茶話會議題;夜市賣烤冷麵的大姐,把康德的道德律令印在餐巾紙上;更絕的是...廣場舞隊把《論法的精神》編成了三步踩的歌詞。
林楓的後頸微微發燙。
他點開陳默發來的定位地圖,原本集中在學校、咖啡館的藍色光點,此刻像被風吹散的星子,散落在老城區的胡同、菜市場的遮陽棚下,甚至城鄉結合部的廢品收購站旁。
有個光點在幸福裡養老院閃了閃,備注寫著:護工用《理想國》給老人解悶。
我們...失業了?他對著空氣喃喃,指節無意識叩著桌沿。
窗台上那盆養了三年的綠蘿垂下來,葉片掃過他手背,涼絲絲的。
門一聲被推開。
張野的牛仔外套還沾著市集的木屑,手裡捏著一疊打印紙:小莉的最新舉報材料。他把紙拍在桌上,她說查到七個非法教學點,我讓老劉叔幫忙核了地址——
林楓掃過第一行地址:人民公園西二門內20米,指尖突然頓住。
他抽出第二張:朝陽路137號,那是去年就被拆成廢墟的老郵局;第三張紅月亮網吧302包間,實際上網吧半年前就改成了劇本殺店。
最後兩張更離譜,一個標著護城河橋墩下,另一個是動物園猴山背後。
她在造假。林楓的聲音很輕,卻像石子投入深潭。
趙子軒不知何時湊過來,鋼筆尖抵著猴山背後那個地址:積分落戶需要連續三個月無虛假舉報記錄,她這是用最安全的方式交差——既完成任務,又不真的傷害誰。他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目光暗了暗,當年她被謠言困在賣身救母的局裡,現在終於學會在係統裡了。
窗外的梧桐葉沙沙響,一片葉子打著旋兒落在小莉的舉報材料上。
林楓望著那片葉,忽然想起軍訓時張野順拐踢正步,把教官的帽子都撞飛了;想起趙子軒為了追女生在寢室練土味情話,被宿管阿姨抓包時說阿姨您長得像我未來丈母娘;想起陳默第一次用黑客技術黑了學校廣播,放的是《戀愛循環》...原來他們折騰了這麼久,最後要教給彆人的,不過是的另一種方式。
做最後一件事吧。林楓突然開口。
他抓起桌上的馬克筆,在白板上畫了個圈,告彆直播。
不講內容,隻開空鏡頭。
背景音樂用孩子們讀《少年中國說》的錄音。
趙子軒的鋼筆在指尖轉了個圈:標題呢?
這堂課,我們不上了林楓的筆尖重重頓在白板上,讓陳默把鏈接偽裝成社區正能量學習入口,推給所有受控賬號。
張野去市集發最後一批信息盒,玩具底部刻現在,輪到你講故事了
張野扯了扯牛仔外套拉鏈:刻字的工匠我聯係好了,今晚就能出貨。
我去聯係老學員錄《少年中國說》。趙子軒已經掏出手機,三中王老師班上的學生,還有社區讀書會的孩子們...對了,讓王老師幫忙錄一段?
林楓搖頭:不用。我們退場,就該徹底退場。
直播當天,404寢室的台燈調得很暗。
陳默架好攝像機,鏡頭對準空著的四張書桌——趙子軒的鋼筆筒,張野的木工工具盒,林楓的舊筆記本,還有陳默自己的機械鍵盤,都安靜地待在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