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指在鍵盤上飛舞,一個全新的標題躍然紙上:《基於非正常人類行為觀察的校園生存服務係統》。
內容更是離經叛道。
計劃書裡沒有一行關於市場規模的預測,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來自404寢室的真實案例。
張野失足摔進花壇的糗事,被他包裝成“校園夜間照明盲區與安全預警模型”;趙子軒在聯誼會上社死的尷尬瞬間,被總結為“當代大學生社交情感危機乾預實證分析”;陳默因為超額用電導致寢室跳閘,則被轉化為“宿舍安全用電風險評估與智能規避算法”。
每一個看似荒誕不經的案例,都精準地指向了一個被忽視的、真實的校園生活痛點。
在計劃書的最後一頁,林楓沒有附上財務報表,而是貼上了一張美食節那天,“臥龍鳳雛麻辣火鍋”攤位前排起長龍、最終宣告售罄的照片。
照片下方,隻有一行小字:
“我們解決的,從來不是問題本身,而是問題背後那個焦頭爛額、隻想好好吃頓飯、睡個好覺的人。”
“提交”按鈕被按下的那一刻,寢室裡的四個人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氣,齊齊癱倒在各自的床上。
“媽的,”張野喃喃自語,聲音裡帶著一絲疲憊的沙啞,“這次,咱們好像不是為了自己有飯吃,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不用為吃飯這點破事發愁。”
趙子軒突然笑出了聲,笑聲在安靜的房間裡顯得格外突兀:“你們說,學生會那幫人看到這份計劃書,會不會當場把我們拉進黑名單?”
林楓望著天花板上那塊熟悉的水漬印記,嘴角也勾起一抹弧度,輕聲說:“他們可以否決一個看起來不靠譜的項目,但他們攔不住一群不正常的人,想正兒八經地做點事。”
話音剛落,他的手機屏幕再次亮起。
一條係統通知赫然彈出——“尊敬的林楓同學,您提交的‘基於非正常人類行為觀察的校園生存服務係統’創業項目,已通過初步篩選,進入初審公示名單。”
“過了!”趙子軒第一個跳了起來,寢室裡瞬間爆發出壓抑已久的歡呼。
可還沒等他們高興超過十秒,林楓的郵箱自動刷新,一封剛剛收到的新郵件彈了出來。
郵件沒有標題,隻有一個附件,發件人是匿名。
他點開附件,一張手機截圖赫然在目,截圖的背景是後勤處的內部工作微信群。
群裡,一個熟悉的頭像——孫老板,發了一段話:“這幫小子太不安分了,以為贏了一次就能無法無天。這次的創業項目評審,得讓他們知道,在學校裡,什麼才叫真正的規則。”
窗外,404寢室的燈依舊明亮。
但這一次,那光芒穿透了深夜的黑暗,照出的不再是幾個年輕人的混亂與嬉鬨,而是一股被徹底激怒後,蓄勢待發的鋒芒。
幾天後,創業路演評審的當天。
報告廳裡空無一人,隻有中央空調的冷風在悄然流動。
林楓提前了半個小時抵達,他沒有坐在為項目方準備的等候區,而是獨自一人,緩步走到了評委席前。
一排燙金的名牌已經擺放整齊,上麵印著校領導、教授以及企業代表的名字。
他的目光從那些熟悉或陌生的姓氏上一一掃過,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他沒有看自己早已爛熟於心的演講稿,也沒有檢查u盤裡的ppt。
他的視線,最終落在了評委席最末端那個尚未擺放名牌的空位上。
那個位置,按照慣例,是留給後勤處或學生工作處的列席代表的。
林楓靜靜地站著,像一尊蓄勢待發的雕像。
他知道,今天真正的挑戰,不在於如何說服台上的評委,而在於如何應對那個甚至不會出現在評委名單上的人,所布下的、看不見的棋局。
孫老板的“規則”,絕不會隻是一句空話。
喜歡我的室友全是臥龍鳳雛請大家收藏:()我的室友全是臥龍鳳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