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張截圖,像一根淬了冰的鋼針,精準地刺入林楓顱內最敏感的神經。
圖片中央,是“精英自習團”群聊的轉賬記錄,趙子軒的頭像格外醒目,轉賬金額下那行刺眼的備注——“押題筆記·物理+高數”,像一道宣告他所有努力都是笑話的判決書。
心跳陡然失序,血液仿佛瞬間衝上頭頂又極速回落,帶來一陣陣冰冷的暈眩。
林楓幾乎是憑借本能,顫抖著手指點開了趙子軒的朋友圈。
最新的幾條,全是淩晨三四點的城市夜景,配文輕佻地寫著“夜生活真豐富”。
可林楓此刻再看,那閃爍的霓虹燈下,分明是一個騎著電瓶車在寒風中穿梭的疲憊身影。
他甚至能從照片的反光裡,看到趙子軒那張被風吹得發白的臉。
再往上翻,是三天前他發給自己的那條微信:“林哥,最近彆查寢啊,我藏了點好東西。”當時他隻當是兄弟間的玩笑,回了個“滾”字的表情包。
如今,那短短的一行字,每一個標點都化作了最鋒利的刀刃,在他心上反複切割。
好東西?
這就是你藏的好東西?
用送外賣的辛苦錢,去買一份虛假的答案?
一股寒意從脊椎骨蔓延至四肢百骸。
林楓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大腦卻不受控製地高速運轉,將所有被忽略的細節串聯成線。
他猛地打開筆記本,調出了宿舍樓的後台電費數據。
曲線圖上,404寢室的用電記錄詭異得讓人心驚。
近兩周,每晚十一點準時斷電,完美符合張野所謂的“遵循古法,熄燈練功”。
可僅僅兩個小時後,淩晨一點,電表負荷會再次迎來一個陡峭的波峰,並在黎明前悄然回落。
這是在練什麼功?
需要耗費如此巨大的電量?
林楓的指尖在鍵盤上飛舞,順著寢室的網關日誌一路追查下去。
很快,一個匿名的設備id浮出水麵。
它在淩晨時段,頻繁地訪問著幾個國內頂尖的“代寫論文交易平台”。
林楓深吸一口氣,啟動了ip追蹤程序。
進度條的每一次跳動,都像重錘敲擊在他的胸口。
最終,地圖上的紅點穩穩地落在了那個他再熟悉不過的地方——校武術協會的專用訓練室。
他想起前天晚上,張野一邊擦著訓練用的木人樁,一邊含糊不清地嘀咕:“學長說幫我搞定,不白乾。”林楓當時還拍著他的肩膀,笑他是不是又找人替跑三千米體測了。
現在想來,那句“搞定”,指的根本不是體測,而是張野那篇遲遲無法下筆的學年論文。
如果說趙子軒和張野的發現讓他感到的是背叛和憤怒,那麼陳默的痕跡,則讓他墜入了無底的冰窟。
他隻是想借用一下陳默的電腦,核對一份聽證會資料的格式,卻鬼使神差地點開了瀏覽器曆史記錄。
“ai生成學術報告,最新版。”
“如何有效降低論文查重率至15以下。”
“頂尖期刊論文寫作模板下載。”
一條條搜索記錄,像密密麻麻的罪證,無聲地展示著這個平日裡最沉默寡言的室友,內心早已掀起的驚濤駭浪。
而最諷刺,也最讓林楓感到窒息的,是夾雜在其中的另一條搜索:“如何向林楓坦白自己想作弊,又不讓他失望。”
日期,是上周三。
林楓看著那行字,喉嚨裡發出一聲乾澀的、近乎自嘲的苦笑。
原來,你連坦白都計劃好了,劇本都寫好了,就差最後一步的執行。
他靠在陳默冰冷的椅背上,感覺渾身的力氣都被抽空了。
他終於意識到,這不是三個獨立的偶然事件,不是一時的鬼迷心竅。
這是一場有預謀、有組織的合謀,一場……瞞著他一個人的,盛大騙局。
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偷偷地走著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