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的清晨,林楓蹲在404寢室門口啃包子時,手機在褲袋裡震得發燙。
他咬著包子皮抬頭,屏幕上"匿名郵件"四個字像根細針,紮得他後槽牙發酸。
"老林?"門內傳來趙子軒的調笑,"昨兒又熬夜改報告?
你這黑眼圈快趕上陳默的遊戲戰績了。"
林楓沒接話,拇指劃開郵件附件。
第一張截圖就讓他噎住——張野晨練時抱拳行禮的照片被標紅,旁邊備注:"每日06300635,抱拳頻率12次分鐘,超出常規學生晨練動作均值2.3倍"。
往下翻,趙子軒在三食堂搭訕外語係女生的錄音波形圖占滿屏幕,分析標注:"語調起伏值1.7,高於普通對話0.9個單位,疑似異常社交行為"。
最底下是份《學生穩定性評估模型》摘要,"非規範表達頻次"被列為一級風險指標,404四人的名字排在"高風險清單"前四。
包子皮掉在地上,沾了層灰。
林楓喉結動了動,後頸泛起涼意——原來他們從未真正走出監控的網,隻是從被拍攝的影像,變成了被拆解的數據點。
"老林你怎麼了?"張野的腦袋從門後探出來,習武的人動作帶風,帶得林楓手裡的手機晃了晃。
他慌忙把屏幕按在腿上,抬頭時扯出個比哭還難看的笑:"沒事,委員會今天第一次會議,得提前去占座。"
行政樓302會議室的空調開得太涼。
林楓找了角落的位置坐下,指尖還殘留著手機屏幕的餘溫。
王教官推門進來時,作訓服的風紀扣係得嚴嚴實實,手裡抱著台筆記本電腦。
他把電腦往桌上一放,投影幕布瞬間亮起"校園行為預警係統試點方案"的標題。
"係統通過ai識彆異常聚集、情緒激動等行為,自動上報至學工處。"王教官手指關節抵著遙控器,屏幕上跳動著"三人以上非課程聚集聲量超過60分貝"的識彆關鍵詞,"這不是監控,是預防。"
會議室裡有人點頭,後勤處的老師推了推眼鏡:"上次404在操場拉橫幅,要這係統在,也不至於鬨到上熱搜。"
林楓盯著投影裡"情緒激動"的判定標準——心率超過85次分鐘,聲量超過70分貝,持續時間超過30秒。
他想起張野上次為幫丟錢包的學妹追小偷,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時的喘息;想起趙子軒在辯論賽上據理力爭時泛紅的耳尖。
這些被係統標記為"異常"的瞬間,本是鮮活的、滾燙的。
"王教官。"他突然開口,聲音不大,卻讓整間屋子的目光都砸過來,"如果一個男生在銀杏樹下哭,係統會標記為"情緒失控"還是"需要幫助"?"
王教官的手頓在遙控器上,投影光在他臉上投下明暗。
蘇晚晴坐在長桌另一頭,推了推眼鏡接話:"我查過校心理中心數據,大一男生主動求助率不到女生的三分之一。
不是不需要,是他們覺得"哭"不體麵,"說出來"太軟弱。"她的聲音很輕,卻像根細針戳破了會議室裡的沉悶。
林楓摸到口袋裡皺巴巴的觀察檔案截圖,指腹蹭過"非規範表達"幾個字:"我們不如先做個實驗——讓沉默的情緒有地方落地。"
散會時,夕陽把窗欞割成金紅色的條。
蘇晚晴經過林楓身邊時,指尖輕輕壓了壓他手背:"需要幫忙隨時找我。"她的溫度透過襯衫袖口滲進來,像顆小太陽。
當晚404的燈亮到淩晨。
陳默把電腦搬到桌上,機械鍵盤敲出連串脆響:"小程序入口藏在校園地圖的"最安靜角落"標注下,投稿匿名,ai生成抽象音效,避免文字暴露身份。"他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鏡,"廣播時間定在夜間,這時候學生心理防禦最弱。"
趙子軒翹著二郎腿窩在椅子裡,晃著手機笑:"老林這招高啊,用聲音當樹洞,比我那些土味情話還催淚。"話音未落,張野已經搶過他的手機:"我來錄段!
江湖人也會怕,但有人聽,就不算孤身。"他挺直腰板,喉結滾動著說完,倒像在對江湖兄弟剖白。
林楓盯著電腦屏幕上的失眠數據圖,鼠標停在"淩晨100"的峰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