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仿佛凝固在初五傍晚的飯廳裡。
紅木圓桌上,殘羹冷炙尚未撤下,茶水的餘溫氤氳著長輩們審視的目光。
林舅媽,家族裡不成文的掌權者,清了清嗓子,每一道皺紋裡都寫著不容置喙的威嚴。
她食指輕叩桌麵,發出篤篤的聲響,像是在為即將宣布的決定敲響前奏:“過完年,孩子們都大了,壓歲錢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左手進右手出,花得不明不白。”
她的目光掃過林楓、陳默在內的五個年輕人,最終如探照燈般鎖定在林楓身上。
“我提議,成立一個‘青少年成長基金’。第一期,就用你們五個人的壓歲錢,總共是兩萬三千塊。這筆錢,專門用來支持你們的學習提升、興趣發展,甚至是心理上的需要。”
一片短暫的寂靜後,幾個小輩麵麵相覷,沒弄懂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舅媽來管這筆錢,”她頓了頓,話鋒一轉,銳利地刺向林楓,“但考慮到你們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我提議,由林楓來做監督人。每季度,向家族群公示資金使用明細。”
這看似放權的提議,實則是一道枷鎖。
監督人,聽起來權力不小,卻要背負所有責任。
“單筆支出超過八百塊,需要你、用款人,還有我,三方簽字才能生效。”林舅媽的聲音不高,卻帶著千鈞之力,她死死盯著林楓,一字一句地說道:“你要是管不好,出了岔子,或者賬目不清不楚,那這錢,還是得收歸家族統一管理。你,聽明白了嗎?”
空氣中充滿了無形的壓力。
這不僅僅是兩萬三千塊錢的事,這是一場關於信任、能力和新舊觀念的公開博弈。
林楓迎著舅媽的目光,背脊挺得筆直,他平靜地點了點頭:“我接受監督,也請您,接受審計。”
“審計?”林舅媽眉毛一挑。
話音未落,一直沉默的陳默忽然站起身,從隨身的背包裡拿出一個便攜打印機。
在長輩們驚詫的目光中,伴隨著輕微的“滋滋”聲,一張張a4紙被吐了出來。
紙上布滿了複雜的代碼、哈希值和清晰的條目。
“各位叔叔阿姨,這是我們做的‘春節dao’鏈上賬本。”陳默將打印好的賬本分發給每一位長輩,“基金的每一筆收入和支出,都會實時記錄在區塊鏈上,無法篡改。大家可以隨時用手機掃這個二維碼查驗,每一分錢的流向都公開透明。”
長輩們拿著那張充滿未來感的紙,麵麵相覷。
他們或許不懂什麼是dao,什麼是區塊鏈,但他們看懂了那份不容置疑的清晰和坦誠。
林舅媽的臉色變了幾變,最終沒再說話,算是默許了這場用技術發起的“奪權”。
返校當晚,404宿舍的燈光亮如白晝。
空氣中彌漫著泡麵的香氣和一種開創事業般的興奮。
這裡正在召開“安心錢袋基金啟動會”。
“第一筆支出,我提議,資助表弟小舟參加暑期的專業攝影訓練營,費用一千八百元。”林楓在筆記本電腦上敲下這行字。
這是他早就答應過小舟的,用自己的壓歲錢支持他的夢想。
如今,這個承諾將由基金來兌現。
“全票通過!”趙子軒興奮地一揮手,“咱們這基金得有個響亮的名號!就叫‘紅包起義’怎麼樣?反抗壓迫,主宰自己的壓歲錢!”
“太激進了,”陳默冷靜地潑了盆冷水,“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警惕。不如叫‘青苗計劃’,穩妥,符合長輩們的期待。”
“沒勁,”一直沒說話的張野一錘定音,“就叫‘安心錢袋’。錢放在這裡,讓人安心。也和咱們之前搞的‘安心角’有個呼應,一聽就是我們404出品。”
“安心錢袋”,這個名字瞬間擊中了所有人。
它既溫暖又充滿了力量。
林楓在係統裡錄入了第一筆賬目。
隨著他按下回車鍵,一套由陳默編寫的程序自動運行,生成了一份圖文並茂的支出公告,並瞬間同步到了家族微信群裡。
公告清晰地列明了款項用途、金額、受益人以及“符合基金章程第一條第二款‘興趣發展支持’”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