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爭的,是讓‘努力’這個詞,不再等同於‘孤獨’。”
這次見麵,像是一個開關。林楓知道,時機到了。
他回到學校,立刻在自己創建的“重症陪護者”社群裡發布了公告,正式宣布首期“陪護者夜燈計劃”啟動。
計劃內容很簡單:招募誌願者,兩人一組,輪流陪伴深夜獨自守在重症監護室外的家屬。
每人值夜兩小時,不需要做太多,隻需要帶上一本書、一杯熱飲,或者一段舒緩的錄音,告訴那些在黑暗中煎熬的人——你不是一個人。
公告發出不到一分鐘,第一個報名的人出現了。
是阿傑,那個曾經在群裡痛訴父親住院經曆的男生。
“我報名!我媽當年化療時,我最怕的就是淩晨三點。那個時候,整個世界都安靜得可怕,隻有儀器的滴滴聲,一聲聲,敲得人心慌。”
緊接著,一個熟悉又意外的名字出現在登記表上——蘇晚晴。
她默默地選擇了周六晚上十點到十二點的班次,沒有多說一句話。
但在社群的角落裡,她的小號悄悄發了一條動態:“我想去看看,他一個人熬過的那些夜晚,到底有多長。”
啟動儀式簡單而莊重。
老周作為校方代表,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學校不僅批準了“重症家屬關懷機製”的正式立項,還將其納入了與十所合作醫院的共建項目,這意味著“夜燈計劃”將擁有更廣闊的平台和更專業的支持。
林楓站在小小的講台上,沒有慷慨激昂的陳詞,沒有煽情的故事,更沒有提及自己經曆的任何委屈。
他隻是平靜地看著台下那些或期待、或感同身受的眼睛,緩緩說道:“我們救不了所有人,但我們可以努力,不讓任何一個在絕望中掙紮的人被徹底遺忘。”
話音剛落,台下掌聲雷動。
白宇坐在最角落的位置,悄悄摘下了臉上的口罩,目光灼灼地看著台上的林楓。
他有生以來第一次,為一個被自己視為對手的人用力鼓掌。
當晚,林楓回到宿舍,更新了他的日誌。
“第6天,我好像終於明白了——我不是要向世界證明自己有多優秀,我隻是想讓那些沉默的、不被人看到的付出,不再被當作理所當然的不存在。”
他合上電腦,身心俱疲,但卻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實。
就在這時,手機屏幕再次亮起,是蘇晚晴發來的一張照片。
照片裡,她正坐在醫院的陪護長椅上,暖黃色的燈光灑在她身上,手裡捧著一本泰戈爾的《飛鳥集》。
配文很短:“今晚,我來讀詩。下次,換你。”
林楓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指尖在屏幕上敲下一個字:“好。”
發送完消息後,他站起身,走到積滿灰塵的書架前,目光掃過一排排專業書籍,最終停留在角落的一本上。
他伸出手,抽出那本厚厚的《社會心理學》,用手掌輕輕拂去封麵上積累的微塵,動作輕柔,眼神卻變得異常深邃。
喜歡我的室友全是臥龍鳳雛請大家收藏:()我的室友全是臥龍鳳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