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寢室的空氣凝滯如冰,隻有筆記本電腦風扇的嗡鳴在單調地切割著寂靜。
林楓雙眼布滿血絲,死死盯著屏幕上那片由無數匿名數據彙成的海洋。
二十四小時,兩千七百八十一條反饋,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在深夜裡輾轉反側的實習生。
他的指尖在觸控板上滑動,後台的匿名留言區像一個深不見底的樹洞,傾倒著無聲的呐喊。
就在這時,一條記錄像磁石一樣吸住了他的目光。
“我每天幫主管遛他那條柯基,來回一個半小時,這算不算隱形工時?”
這條留言在過去十二小時內,以幾乎相同的措辭,被反複提交了七次。
每一次提交的間隔,都像是發信人內心的一次掙紮與確認。
林楓立刻追蹤ip地址,一行清晰的字符跳了出來:青州大學實習合作企業——星啟科技。
心臟猛地一沉。
這不再是隨機的抱怨,而是一種持續性的、係統性的壓榨。
他沒有絲毫猶豫,撥通了蘇晚晴的視頻電話。
屏幕亮起,蘇晚晴的臉龐出現在畫麵中,背景是圖書館柔和的燈光。
她顯然也還沒睡,眼底帶著一絲疲憊,但眼神依舊清亮。
“出事了?”她開門見山。
林楓將鏡頭對準自己的電腦屏幕,將那條反複出現的留言放大。
“星啟科技,我們的重點合作單位。”
蘇晚晴的眉頭瞬間蹙起。
她一字一句地讀完,沉默了片刻,畫麵中隻聽得見她那邊傳來翻動紙頁的微弱聲響。
“我查過星啟的實習生管理條例,裡麵明確寫著‘鼓勵實習生融入團隊文化’。這句模糊的話,就是他們濫用權力的遮羞布。”她頓了頓,聲音裡多了一絲難以察覺的顫抖,“這已經不是壓榨了,林楓,這是一種‘情感剝削’。他們利用實習生害怕被邊緣化、渴望被認可的心理,把私人事務包裝成團隊任務。遛狗,隻是冰山一角。”
“曝光這個案例?”林楓問道,但他自己心裡已經有了否定的答案。
那樣做,隻會讓那個發信的實習生被推上風口浪尖,成為第一個犧牲品。
“不,”蘇晚晴搖了搖頭,她的目光穿透屏幕,仿佛看到了那個躲在ip地址後麵的脆弱身影,“他們不是不知道累,是怕說了,實習機會就沒了。”
一句話,擊中了問題的核心。
林楓緊繃的下頜線終於鬆弛下來。
他知道該怎麼做了。
這場仗,不能隻靠一腔孤勇。
掛斷視頻,他立刻在404的小群裡發了消息。
幾乎是秒回,阿哲和老貓的聲音在寢室裡響了起來。
“曝光那個主管!人肉他!”阿哲義憤填膺。
“冷靜,”林楓打斷了他,眼中閃爍著一種近乎冷酷的理智,“我們不針對任何個人,我們要掀翻的是規則。”他轉向阿哲,“把後台所有類似‘遛狗’‘代購奶茶’‘接孩子’‘寫情書’這樣的高頻詞條都扒出來,做一個動態詞雲圖,越大越顯眼的,就是問題越嚴重的。”
他又看向老貓:“還記得我們之前在茶水間貼的情緒色譜牆嗎?去拍一段延時攝影,記錄下從協議發布前到現在,牆上便利貼顏色的變化。”
那麵牆,是他們最初的實驗。
紅色代表“接受”,綠色代表“拒絕”。
一開始,牆上密密麻麻全是紅色,像一片沉默的血海。
而現在,林楓知道,綠色的萌芽正在不可阻擋地破土而出。
第二天,《實習生日記》第二集的預告片準時上線。
沒有激烈的衝突,沒有聲嘶力竭的控訴。
視頻開頭,漆黑的屏幕上浮現出一行字:“沉默不是順從,是還沒等到火柴點燃。”
緊接著,一個由無數詞條構成的雲圖緩緩旋轉著出現,“遛狗”“奶茶”“搬家”“取快遞”等字眼觸目驚心。
畫外音是林楓冷靜的獨白:“你的時間,屬於工作,還是屬於工作的附屬品?”視頻的最後,是那麵情緒牆的延時攝影畫麵:代表屈從的紅色便簽日漸稀疏,而象征反抗的綠色“拒絕成功”標記,從一個孤獨的點,逐漸蔓延,彙聚成片。
預告片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激起的漣漪遠比想象中要大。
同一時間,在青州大學經管院的實習生培訓課上,周莉正站在講台上。
她手裡拿著一張卡片,上麵印著“說不卡”三個字。
這是她根據“火柴協議”的理念,緊急加入的新環節。
“好了同學們,我們來一次實戰演練。”周莉清了清嗓子,刻意模仿出一種油滑的領導腔調,“小張啊,這個周末天氣不錯,陪幾位重要的客戶去打場高爾夫吧,就當是部門團建了,年輕人要多抓住機會表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