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光標每跳動一下,都像是一記重錘,砸在404寢室四個年輕人的心上。
牆上的時鐘秒針走得無聲無息,但在林楓聽來,卻響亮得如同戰鼓。
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八……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
張野屏住了呼吸,趙子軒的手無意識地攥緊了桌角,而陳默,這個代碼世界的君王,此刻隻是死死盯著屏幕,指尖懸在回車鍵上方,微微顫抖。
數字定格了。
光標不再孤單,一行金色的、由後台代碼觸發的祝賀標語炸開:“恭喜!‘夜歸地圖’注冊用戶突破十萬!”
“成了!”張野一聲怒吼,從椅子上彈了起來,揮舞的拳頭幾乎要砸到天花板。
趙子軒則一把抱住身邊的陳默,力氣大得讓陳默的眼鏡都歪了。
一片歡騰中,隻有林楓的目光沒有離開屏幕。
他刷新了一下後台留言區,就在那一片“恭喜”、“加油”、“感謝”的洪流中,一條剛剛發布的留言像一枚精準的釘子,瞬間釘住了他的視線。
“默神,我是個程序員,加班到半夜,項目失敗,被老板罵得一文不值。昨天晚上,我真的崩潰了,走到江邊想跳下去。那個瞬間,我鬼使神差地點開了你們的地圖,想看看這個世界還有沒有人在深夜裡醒著。然後,我看到了你們標注的那個‘24小時心理援助站’,就在離我不到五百米的地方。我不知道怎麼想的,就走了過去。現在,我在康複中心,護士姐姐剛給我拿了早餐。謝謝你們,讓我覺得……我好像還能再試試。”
林楓的喉嚨像是被什麼東西堵住了。
他轉過頭,想把這條留言念給兄弟們聽,卻看到陳默已經站在了他的身後。
不知道什麼時候,陳默已經掙脫了趙子軒的熊抱,默默地走到了林楓背後,看完了那段文字。
這個在代碼世界裡橫行無忌,麵對上萬行bug都麵不改色的技術大神,此刻卻像一個無助的孩子。
他的肩膀開始不受控製地聳動,先是細微的抽噎,然後是壓抑不住的嗚咽。
最後,他蹲下身,把臉埋在臂彎裡,第一次在這個小小的寢室裡,哭得像個迷路的孩子。
寢室裡的歡呼聲戛然而止。張野和趙子軒麵麵相覷,手足無措。
張野走過去,笨拙地蹲下,一下一下地拍著陳默的後背,聲音嘶啞而鄭重:“兄弟,彆哭了。咱們這回……真他娘的練成了絕世神功。這神功,叫‘渡人’。”
這場小小的風波之後,團隊迎來了一股強大的新生力量。
蘇晚晴沒有食言,她不僅帶來了專業的社工知識,更帶來了她在留學期間積累下的寶貴人脈。
在她的牽線搭橋下,“夜歸地圖”與市心理健康協會達成了合作,開始係統地招募和培訓誌願者,為那些深夜裡需要傾訴和陪伴的人提供線上支持。
第一次誌願者培訓會上,蘇晚晴站在小小的講台上,背後是她親手製作的ppt。
她沒有講太多大道理,隻是平靜地分享著自己的經曆和感悟。
“我們要做的事情,不是去扮演一個無所不能的拯救者。請記住,完美不是我們的目標,真實才是。”她的目光掃過台下每一張年輕而熱忱的臉,“我們無法承諾救下每一個人,但我們的存在,是為了讓每一個在黑暗中伸出手的人,都能摸到一絲真實的溫度。這就夠了。”
林楓坐在最後一排,看著聚光燈下的她,眼神清澈,語氣堅定。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
這個曾經被“完美”標簽束縛的女孩,早就不需要逃離什麼了。
因為她已經找到了比完美更重要的東西,並且正在親手創造它——那就是真實。
真實的力量,遠比想象中更具爆發力。
老貓的紀錄片《下一班地鐵,還沒到站》在一個周五的晚上悄然上線。
沒有大規模的宣傳,僅僅依靠著口碑發酵,二十四小時內,播放量勢如破竹地衝破了一千萬。
片子沒有炫技的鏡頭,隻是用最樸素的視角,記錄著城市午夜後的脈搏。
其中一個片段引爆了整個評論區。
鏡頭對準了出租車司機大劉,他每天深夜都會在幾個固定的加班重災區寫字樓下,免費接送那些步履蹣跚的夜歸人。
當被問及為什麼這麼做時,這個飽經風霜的中年男人撓了撓頭,露出了一個靦腆又溫柔的笑容。
“沒啥,我媳婦也是個程序員,以前等她下班的時候,我總怕她一個人走夜路,心裡不踏實。”
就是這句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話,讓無數彈幕瞬間刷屏。
其中一條被頂到最高的評論寫道:“今天才明白,原來所謂的英雄,不過就是那個時時刻刻擔心著愛人的普通人。”
這把火,從線上燒到了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