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在空氣中凝固了數秒,仿佛能聽到塵埃落下的聲音。
團隊裡的每一個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著林楓即將宣布的那個決定,那個在他眼中已然燃成火焰的決定。
他沒有環視眾人,目光徑直穿透了擁擠的辦公室,落在牆上那張巨大的中國地圖上,上麵用紅色的圖釘標記著上百個閃爍的坐標。
每一個坐標,都代表一個像404信號站一樣,在夾縫中為特殊兒童燃起微光的項目。
“404項目,”林楓的聲音不大,卻像一顆石子投入深潭,清晰地砸在每個人心上,“從今天起,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特批’。所有後續的分支項目,包括已立項項目的續期,全部走公開流程。”
話音剛落,趙子軒猛地抬起頭,眼神裡滿是不可思議。
張野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光頭,嘴巴微張。
陳默扶了扶眼鏡,鏡片後的目光閃爍不定。
他們都清楚“特批”意味著什麼,那是用鮮血和犧牲換來的綠色通道,是他們對抗龐大係統唯一的捷徑。
放棄它,無異於自斷臂膀。
“楓哥,你瘋了?”趙子軒第一個忍不住,“沒有特批,周醫生那個項目怎麼辦?昭通那邊等米下鍋,就指著這筆續期款。按正常流程,半年都批不下來!”
林楓緩緩轉過身,視線掃過一張張寫滿驚愕和不解的臉。
“所以,第一站,就是周醫生在昭通的康複項目續期申請。”他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喙的堅決,“我們不走綠色通道,不找任何關係,不提交任何額外說明。就用我們自己做的模板,加上社會見證人的數據,重新提交一次。”
他看向趙子軒:“子軒,準備直播。標題就叫——我們不要000002號特批,我們要000002號普批。”
趙子軒愣住了,嘴唇翕動了幾下,最終那句“這不可能”被他咽了回去。
他看到了林楓眼中的決絕,那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豪賭。
賭注,是他們所有人建立起來的一切。
兩天後,昭通市行政服務大廳。
林楓、周醫生,以及作為法律見預言人的李律師,並肩站在人聲鼎沸的辦事窗口前。
趙子軒的手機鏡頭已經開啟,直播間裡的人數正在以幾何級數飆升。
“您好,我們是為‘暖陽’特殊兒童康複中心項目提交續期備案。”林楓將一疊厚厚的材料遞了進去。
窗口後那位戴著眼鏡的中年工作人員接過材料,隻翻了兩頁,眉頭就緊緊地鎖了起來。
“同誌,你們這個模板……不是我們的標準格式啊。”他指著文件中清晰的圖表、數據曲線和家長評分彙總,語氣中帶著一絲為難和公式化的不耐煩,“沒有紅頭,沒有簽章,這……這不合規矩。”
周醫生年過半百,一輩子都在和各種表格、文件打交道,此刻緊張得手心全是汗。
她剛想開口解釋,林楓卻輕輕按住了她的手臂。
“規矩是為了確保材料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對嗎?”林楓的聲音不大,卻異常清晰,壓過了大廳的嘈雜。
“我們的模板裡,附有第三方觀察員連續三個月的認證記錄,有五十位患兒家長的實名評分表,有康複前後關鍵數據的可視化對比圖,還有十個孩子親口講述自己變化的視頻二維碼。如果這些經過交叉驗證的、鮮活的事實都不能算作有效材料,那請您告訴我,什麼才算?”
他的話語如同一把精準的手術刀,剖開了程序正義的外殼,直指事實正義的核心。
工作人員被問得一滯,臉色有些漲紅,手指在桌麵上無意識地敲擊著。
“我……我不是說材料內容不行,是格式,格式你懂嗎?我們係統錄入不了,到時候被駁回,彆怪我沒提醒你們。”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的李律師上前一步,將自己的律師執業證輕輕放在櫃台上。
“我是本案的獨立見證人,李雪。”她的聲音冷靜而專業,“我以我的執業資格擔保,這份材料中所有數據的采集過程合法合規,所有內容真實有效。如果因材料真實性問題產生任何法律後果,由我個人承擔。請您按程序接收。”
窗口內外,瞬間陷入了一片死寂。
周圍排隊的人們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趙子軒的直播鏡頭忠實地記錄下這一幕,彈幕瞬間爆炸。
工作人員盯著李律師的證件看了足足半分鐘,又抬頭看了看林楓平靜而堅定的眼神,最終,他像是泄了氣一般,拿起那枚冰冷的“收件”章,重重地蓋在了回執單上。
“……行,我們按程序走。七個工作日內給初審答複。”
拿到回執單的那一刻,周醫生的手都在抖。
她知道,這隻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