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股洪流的第一個具象化表現,是github上那個名為“螢火協議”的項目頁麵。
48小時內,星標數從兩位數一路狂飆,突破了一萬大關。
數字的跳動像瘋長的藤蔓,纏繞著每一個見證者的心臟。
但林楓知道,那行冰冷的數字遠不是故事的全部。
真正讓他瞳孔收縮的,是後台地圖上那些憑空冒出來的新光點。
217個。
它們不是由團隊部署的冗餘備份,而是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自發響應。
有掛著高校內網標識的實驗室服務器,有社區圖書館淘汰下來的舊電腦,甚至在地球的另一端,幾個海外華人留學生湊錢租了一台服務器,架設起一個跨越防火牆的中轉站。
每一盞被點亮的螢火,背後都是一個不計回報的陌生人。
機房裡彌漫著速溶咖啡和能量飲料混合的甜膩氣味,陳默和張野已經輪流睡了幾個小時,唯有林楓,雙眼布滿血絲,像一尊焊死在屏幕前的雕像。
就在這時,一個id為“阿凱”的用戶提交了項目開源後的第一個優化補丁。
提交說明裡隻有短短兩句話:“我延期畢業那年,靠你們的信號站找到了線上心理援助,沒讓自己陷入困境。現在,我用代碼來償還這份恩情。”
林楓盯著那兩行字,感覺三天三夜積累的疲憊被一股暖流瞬間衝刷乾淨。
他沒有直接合並代碼,而是截下圖,在項目主頁和所有社群裡發布了一條置頂公告。
公告內容很簡單:“這裡沒有創始人,隻有共建者。歡迎第一位共建者,阿凱。”
社區的火焰被徹底點燃。
而另一邊,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正悄然逼近。
青禾資本的電話打到了趙子軒的私人手機上。
對方的聲音彬彬有禮,像經過專業儀表校準,每一個字都落在最舒適的音區。
“趙先生,我是青禾資本的李瑞。我們非常欣賞404項目的潛力,希望可以進行一次合作升級。”
趙子軒靠在窗邊,看著樓下車水馬龍,按下了手機的錄音鍵。
“怎麼個升級法?”
“我們希望由青禾的專業團隊接手404信號站的日常運營和品牌管理,”李瑞的聲音裡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自信,“當然,404這個品牌我們會完整保留,並且鄭重承諾,絕不會將孩子們的求助故事進行任何商業化包裝。”
這個承諾聽起來完美無瑕,仿佛是天使遞來的橄欖枝。
趙子軒輕笑一聲,那笑聲裡帶著一絲金屬的冷意。
“李先生,我有個問題。既然是談合作,為什麼在打這個電話之前,貴公司旗下的關聯公司已經搶注了‘404信號站’、‘螢火蟲計劃’等十幾個相關域名?為什麼b站和小紅書上幾個講述信號站故事的熱門視頻,在這兩天會因為‘版權方投訴’而被下架?”
電話那頭陷入了長久的沉默,連電流的嘶嘶聲都仿佛在嘲笑這份尷尬。
過了足足半分鐘,李瑞的聲音才再次響起,這一次,那層溫文爾雅的包裝被撕開了,露出了冰冷的內核:“趙先生,資本需要控製敘事。”
“明白了。”趙子軒乾脆地掛斷電話。
他沒有絲毫猶豫,將這段錄音稍作剪輯,直接在自己的直播間裡公之於眾。
他甚至沒有加任何煽動性的解說,隻是給視頻起了一個平淡的標題——《他們說,善意需要管理》。
直播間的彈幕,在那段錄音播放完畢的瞬間,從稀疏變得稠密,最後彙成一片白色的瀑布,幾乎覆蓋了整個屏幕。
最醒目的一條評論被無數人點讚頂起:“我們不需要被管理,隻需要被相信。”
當晚,林楓召集了所有人。
青禾資本的試探像一記警鐘,讓他們意識到,僅憑一腔熱血無法抵禦洪水猛獸。
他們需要規則,需要一個能保護這片螢火不被狂風吹熄的盾牌。
四個創始人,加上最早的核心誌願者,圍著一張小小的白板,徹夜討論,最終製定出了屬於他們的《404公約》。
公約隻有四條,卻字字千鈞:一,永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品牌或公司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