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無形的陰影以超越思維的速度抵達了它的目標。
陳默的屏幕上,一行刺目的紅色警告框猛地彈出,像一記無聲的耳光。
“【係統通知】:您的論壇賬號因發布違規內容,已被永久封禁。”四個冰冷的黑體字——永久封禁——仿佛帶著審判的重量,死死釘在他的瞳孔裡。
封禁來得如此之快,沒有警告,沒有申訴渠道,隻有一道無法逾越的數字高牆。
然而,這堵牆已經晚了。
在賬號被抹去前的最後幾秒,陳默親眼看著“評分解碼器”的帖子被轉存到第三十一個群組的分享鏈接,像一顆蒲公英的種子,乘著數據的風,飄向了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
有人甚至將它與其他校園軟件打包,做成了一個名為“校園生存外掛合集”的壓縮包,圖標是一個滑稽的狗頭。
一切都失控了。
陳默迅速切換到後台監控界麵,指尖在鍵盤上敲擊出一片殘影。
數據洪流如瀑布般刷新,讓他心跳加速。
僅僅三天,解碼器的下載量已經突破了兩萬七千次。
用戶分布圖上,光點從他們所在的江城大學,迅速蔓延到周邊的十二所高校,甚至滲透進了八個大型居民社區。
這已經不再是學生的惡作劇,而是一場席卷全城的數字風暴。
更讓他震驚的是那些被截獲的用戶反饋。
有人用它“優化”了社區垃圾分類的積分算法,每天隻丟一次垃圾,卻能獲得最高的環保貢獻分。
有人靠它精準避開了社交軟件上所有被係統標記為“高風險”的交友推薦,成功與一位被信衡係統判定為“低潛力”的藝術家走到了一起。
林楓湊過來看了一眼屏幕上那些五花八門的截圖,嘴角揚起一抹嘲諷的笑意:“他們想用數據來管理看不見的人心,結果,我們隻是教會了所有人如何在這場遊戲裡‘作弊’。”
與此同時,城市的另一端,張野正把他的電動車推到一家巷子裡的維修鋪。
店主是個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他拿出掃碼槍對著張野手腕上的個人終端掃了一下,屏幕上跳出張野的信用分,然後又掃了掃自己的終端,皺起了眉頭。
“小兄弟,換個電池,三百二。”張野一愣:“上個月我同學換才兩百五。”店主歎了口氣,指著牆上一張價目表:“沒辦法,現在修車也看信用分。你看,我的分上個月被降了,係統判定我的經營風險提高,所有配件的進貨價都貴了三成。我能怎麼辦?”他的語氣裡滿是無奈。
張野看著他,沒有立刻付錢,而是從口袋裡摸出一張皺巴巴的二維碼卡片,推到店主麵前。
卡片上印著幾個大字:《低分者自救手冊》。
“老板,”張野壓低聲音,“你知道怎麼快速提分不?裝這個,假裝每天把步數捐給‘城市健康計劃’,係統就會自動給你加上‘健康貢獻’分,一周就能漲回來。”店主渾濁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他二話不說,拿起手機對著二維碼掃了下去。
當場,維修費降到了兩百六。
一個小時後,張野騎著修好的電動車離開。
到了下午,他路過一個市集,驚訝地發現至少有五家店鋪門口都掛出了手寫的海報:“憑信用分提升記錄,全場打八折!”一場心照不宣的互助與反抗,正在城市的毛細血管裡悄然蔓延。
這場風暴的中心,早已從校園論壇轉移到了更廣闊的輿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