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再也控製不住,她“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緊緊抱住小星顫抖的身體,淚水決堤:“他們看見你了,小星!他們終於看見你了!你不是一串數字,不是啊!”
聽證會現場,氣氛莊嚴肅穆。
仁濟的代表正襟危坐,評估官手持報告,用一種不容置喙的口吻,宣讀著係統篩選的必要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的社會資源是有限的,為了最大化利用,為了讓更多有潛力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優勝劣劣,是必須經曆的過程……”
“我反對。”一個清脆而堅定的聲音打斷了他。
所有人循聲望去,隻見蘇晚晴一身黑色正裝,胸前彆著“高校社工係代表”的胸牌,正站在記者席的後排。
她沒有理會眾人驚愕的目光,徑直走到發言席前,將一份聯合簽名的抗議書遞交上去。
評估官皺起眉頭,語氣中帶著一絲傲慢:“這位代表,請注意你的言辭。數據是不會說謊的,他們的綜合價值評分……”
“價值?”蘇晚晴猛地抬高了聲音,她突然打開隨身攜帶的平板電腦,將屏幕轉向了現場所有的攝像頭。
屏幕上,正是小星用腳趾敲下“我不想消失”的畫麵,緊接著,是孩子們圍在一起,跑著調唱《世上隻有媽媽好》的片段,最後,是老吳在日記本上,一筆一劃記錄下每個孩子微小進步的特寫。
“你們說他們沒有價值?”蘇晚晴的目光掃過全場,最後定格在正前方一台正在直播的攝像機鏡頭上,她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遍了整個會場,也傳遍了網絡,“那請告訴我,為什麼他們還在如此努力地活著?”
全場死寂。
評估官的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台下的記者們則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魚,紛紛將鏡頭對準了蘇晚晴。
她沒有退縮,迎著無數閃光燈,一字一句,清晰地說道:“過去,他們無法為自己辯解。但這一次,我為所有沉默的孩子發聲。”
幾乎在同一時刻,趙子軒的個人賬號開啟了一場沒有任何預告的直播。
直播間的標題簡單卻震撼:“今晚,我們不評分,我們放星星。”
畫麵裡,正是青禾孤兒院牆上那不斷變換的孩子們的笑臉。
直播間裡,趙子軒沒有說一句話,隻是在公屏上打出了一行字:“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孩子,請為他們,點一束光。”
仿佛一個信號。
幾分鐘後,全國各地,數十家同樣麵臨著被“優化”風險的福利機構,自發地做出了響應。
他們沒有專業的投影設備,就用手機的閃光燈,用車燈,用最普通的手電筒,將自己院裡孩子的照片,打在牆上,打在窗戶上,打在任何一片能被看見的地方。
無數微弱的光束,在中國的版圖上,如星星之火,悄然燎原。
直播間的彈幕瘋了。
一條條滾動的留言彙成了光的海洋:“他在。”“她在。”“坐標xx,我們都在。”
陳默的電腦前,流量數據曲線已經突破了平台的最高限製,發出了刺耳的警報。
但他的注意力卻被另一組異常數據吸引——一個來自仁濟集團總部的ip,正在瘋狂抓取、分析他們直播中的所有視頻數據。
“他們在乾什麼?”張野湊過來問。
陳默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他們在學習。學習如何讓他們的係統,顯得更有人情味。”
午夜十二點的鐘聲敲響,聽證會被迫中止。
林楓的手機震動了一下,是阿傑發來的最後一條加密消息:“高層緊急會議,決定暫緩青禾關停。但他們不會放棄,計劃換皮重建,新名字都想好了——陽光成長中心,會用一套全新的、更隱蔽的算法繼續篩選。”
林楓抬起頭,望向窗外。
後巷牆上的投影儀已經沒電了,光束熄滅,但小星那張笑臉的輪廓,仿佛被烙印在了牆壁上,久久不散,像一顆不肯墜落的星。
一隻手遞過來一張紙,是蘇晚晴。
她不知何時走到了他身後。
“這是我托老師拿到的,”她的聲音裡帶著一絲疲憊,但眼神卻異常堅定,“全省所有福利機構,係統評分低於60分的,一共23家。孩子們,都在等。”
林楓接過那張薄薄的紙,卻覺得重逾千斤。
他聽見自己輕聲說:“他們以為改個名字,就能重新開始……”
他頓了頓,目光穿透黑夜,仿佛看到了那塊即將掛上“陽光成長中心”的嶄新招牌。
“可我們,才剛剛開始。”
遠處,第一縷微弱的晨光爬上牆頭,恰好照亮了投影曾打出的那個血紅色的“媽”字的殘留印記。
那顏色,像未乾的血,也像燃起的希望。
新的戰爭,在黎明前,已然敲響了戰鼓。
喜歡我的室友全是臥龍鳳雛請大家收藏:()我的室友全是臥龍鳳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