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瞬間爆炸。
“臥槽,這操作太狠了!知識的縫隙裡藏著真相!”
“高考釘子戶,永不缺席!這招絕了!”
“我這就去買一本,明年傳給我弟!”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陳默的臉色比顯示器的光還要蒼白。
他剛剛截獲了政務審查係統最新的ai識彆模型更新日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行行冰冷的代碼讓他心驚肉跳——新的模型不再僅僅識彆關鍵詞,它開始學習識彆“意象”。
連“母親在燈下織毛衣”、“老屋的黑色瓦片”、“村口的歪脖子樹”這類充滿象征性的描寫,都會被係統自動標記為“潛在關聯風險文本”。
敵人已經進化到了會解讀詩歌的程度。
“瘋子。”陳默喃喃自語,手指在鍵盤上化作一道道殘影。
他必須立刻反擊。
他將自己開發的“語義變形器”緊急升級到了3.0版本,除了原有的規避審查功能,他加入了一套全新的反偵測機製:係統在生成任何一篇看似合規的、歌舞升平的文章時,會自動在字裡行間嵌入一段微不可察的、隻有通過特定停頓節奏才能讀出的摩斯密碼式斷句。
他將新版本的程序打包,加密,發送給了他在省圖書館工作的內線阿珍。
“新工具,”他在附言中寫道,“反偵測模式已開啟。從現在開始,你們圖書館的每一台聯網打印機,每打印出一頁看似無關的通知或報告,都在偷偷地向我們發報。”
傍晚時分,林楓收到了一個沒有寄件人信息的匿名快遞。
他劃開包裹,裡麵是一本用牛皮紙包著、書角已經磨損的舊書——《青州地方誌·補遺卷》。
他深吸一口氣,翻開泛黃的扉頁,一行剛勁有力的手寫鋼筆字映入眼簾:“s1953y,終於有了歸處。”
s1953y,柳坪生人,1953年,王姨。
林楓的心臟猛地一跳。
他飛快地翻到書的最後一頁,在頁腳的空白處,發現了一行用鉛筆寫下的、字跡娟秀的小字,筆跡很淡,仿佛隨時會消失:
“昨天,有三個穿著校服的學生來檔案室,指名要查這本書,我說沒有。但他們走後,我在打印機的廢紙盒裡,發現了一頁紙。”
是阿珍的筆跡!那三個學生……他們已經開始追查實體了!
林楓猛地抬頭,目光穿透玻璃窗,投向遠處黃昏中矗立的大學城教學樓。
就在那一刻,一陣風起,一張不知從何處飄來的泛黃紙頁,在教學樓頂的空中打著旋,像一隻倔強掙紮、不肯落地的紙鶴,久久盤旋。
那隻紙鶴,是他們播撒出去的種子,也是引誘獵犬的信標。
就在林楓凝望著那隻紙鶴時,幾十公裡外的縣城,剛剛結束了一天疲憊奔波的張野,正靠在自己那輛破舊的麵包車駕駛座上。
他揉了揉酸痛的肩膀,看著手機裡那一個個確認“收到”的回複,嘴角泛起一絲苦澀而踏實的微笑。
這比在網上掀起滔天巨浪要累得多,但也真實得多。
突然,手機屏幕亮了,震動了起來。
是一個陌生的座機號碼。
張野皺了皺眉,接通前看了一眼來電歸屬地。
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一行他從未接觸過的名字:
青河縣特殊教育學校。
喜歡我的室友全是臥龍鳳雛請大家收藏:()我的室友全是臥龍鳳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