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老師點點頭,拿起葉月英的作業本舉起來:“大家看看月英的作業本,這裡有擦掉的痕跡,有算錯的草稿,這才是獨立做題的樣子。而你們的作業本呢?”她舉起一摞作業本,“乾乾淨淨,答案整齊,可這不是你們自己的答案,是抄來的彆人的果實!”
她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從未有過的嚴厲:“我教你們數學,是希望你們學會自己算賬,將來分糧食、記工分、算收成,都能靠自己的本事。可你們呢?遇到難題不想辦法解決,隻會抄彆人的答案,這跟地裡的野草攀著莊稼往上爬有什麼區彆?最後隻會害了自己!”
教室裡靜得能聽見窗外的風聲,老槐樹的葉子“沙沙”響著,像是在替孩子們難過。葉不凡的頭埋得更低了,眼淚在眼眶裡打轉。他想起昨天蓉老師說的“學問要自己紮根”,想起葉月英埋頭演算的樣子,心裡又悔又愧。他不僅自己做錯了,還讓大家都跟著抄作業,辜負了老師的信任。
“葉不凡,你最讓我失望。”蓉老師的聲音緩和了些,卻帶著更深的痛心,“你會做這兩道題,說明你上課認真聽講了,這很好。可你明知道他們抄作業,為什麼不阻止?為什麼要把自己的作業給彆人抄?你以為這是幫他們嗎?這是害他們!就像有人學走路,你不教他怎麼邁步,反而背著他走,他永遠也學不會自己走路!”
葉不凡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掉了下來,砸在桌麵上,暈開一小片水漬。他哽咽著說:“老師,我錯了……我不該……不該讓他們抄……”
“你們每個人都有錯。”蓉老師看著全班同學,目光裡帶著期盼,“抄作業的同學錯在偷懶,錯在不相信自己;葉不凡錯在沒有原則,錯在把‘幫忙’當成了縱容。學問不是用來炫耀的,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同學情誼也不是用來互相包庇錯誤的,是要互相督促、一起進步的。”
她走到教室後麵的黑板報前,拿起粉筆在上麵畫了兩株稻穗。一株稻穗顆粒飽滿,根須紮得深深的,穩穩地立在田裡;另一株稻穗空癟癟的,根須淺淺地浮在土上,歪歪扭扭地靠著旁邊的稻穗。
“大家看,”蓉老師指著黑板,“這株飽滿的稻穗,是自己紮根吸收養分長起來的,風再大也吹不倒;這株空癟的,自己不紮根,總想著靠彆人,風一吹就倒。學習就像種稻子,彆人的養分再好,也長不成你自己的顆粒。抄來的答案再正確,也變不成你自己的本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放下粉筆,走到同學們中間,輕輕拍了拍葉國的肩膀:“國,你是不是怕做錯了被批評?其實老師不怕你們做錯,就怕你們不做。做錯了我們可以改,可抄答案連錯在哪裡都不知道,怎麼進步?”
她又走到葉碧芬身邊,替她擦了擦眼淚:“碧芬,遇到難題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同學,但要問‘怎麼想’,不是問‘答案是什麼’。就像你學係鞋帶,彆人幫你係一百次,你自己不學,永遠還是不會係。”
最後,她停在葉不凡麵前,彎腰看著他通紅的眼睛:“不凡,你聰明又機靈,老師知道你能學好。但真正的厲害,不是自己會做就夠了,是能幫大家一起學會。下次遇到同學不會做題,你可以把思路講給他們聽,教他們怎麼算,而不是直接給答案,對嗎?”
葉不凡用力點點頭,眼淚掉得更凶了:“老師,我知道了……下次我一定教他們怎麼做,不直接給答案了。”
蓉老師欣慰地笑了笑,用袖口替他擦了擦眼淚:“知道錯就好,改正了還是好孩子。”她回到講台前,把作業本發下去,“現在,我們把這兩道題重新做一遍。這次誰也不許看彆人的,遇到不會的舉手問我,或者和同學討論怎麼解,但必須自己動筆算。我相信你們每個人都能做出來,哪怕做錯了,也是自己的成果。”
作業本發下來時,葉不凡看見自己的本子上畫著一個大大的紅叉,旁邊寫著一行小字:“聰明要用對地方,幫助同學要講方法。”他的臉更紅了,卻握緊了鉛筆,心裡暗暗發誓再也不犯這樣的錯了。
重新做題時,教室裡不再是昨天的亂糟糟,而是充滿了討論聲。葉春蓮舉著手問:“老師,第一道題能不能先算總共有多少袋?”蓉老師笑著點頭:“當然可以,你試試。”葉國皺著眉跟葉翔嘀咕:“第二道題是不是先用560減140,算出三叔家的?”葉翔點點頭:“我剛才也算的這個,不過我算成560140=410了,你幫我看看哪裡錯了?”
葉不凡主動走到葉碧芬身邊,指著題目說:“你看,這道題問原來有多少斤玉米,分給8戶,每袋25斤,就是8個25斤,用乘法算8x25,再加上剩下的30斤……”他沒有直接說答案,而是一步一步講思路,葉碧芬聽得很認真,時不時點點頭,很快就自己算出了答案。
葉月英坐在座位上,已經算完了題,正幫葉燕瓊檢查:“你這裡算錯了,25x8應該是200,不是180,所以原來的玉米應該是200+30=230斤。”燕瓊恍然大悟,趕緊擦掉重算,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
陽光透過窗欞照進教室,落在孩子們低頭做題的身影上,落在寫滿算式的作業本上。蓉老師坐在講台旁,看著同學們互相討論、認真演算的樣子,嘴角慢慢揚起溫柔的笑意,眼角的皺紋像朵悄悄綻開的菊花。
下課鈴響時,大部分同學都做完了題,雖然有人的答案還是錯的,但每個人的作業本上都有了自己的痕跡——有的畫著草稿,有的標著重點,有的寫著“這裡算錯了,重新來”。葉不凡把自己的作業本和葉月英的放在一起,他的答案旁邊寫著兩種解法,葉月英的答案旁邊畫著小小的笑臉,兩人相視一笑,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羞愧後的輕鬆。
蓉老師收作業時,特意翻了翻大家的本子,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才是你們真正的作業,有對有錯,卻都是自己的收獲。記住,學問就像地裡的莊稼,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抄來的收成填不飽肚子,自己種出來的糧食才最香甜。”
放學路上,葉不凡和葉月英一起走在田埂上。秋風拂過稻田,金黃色的稻穗沙沙作響,像是在為他們鼓掌。葉不凡從口袋裡掏出一把炒南瓜子,這是早上奶奶塞給他的,他抓了一把遞給葉月英:“給你,甜的。”
葉月英接過來,指尖碰到他的手,兩人都紅了臉。她剝開一顆瓜子,遞到他嘴邊:“其實你講題講得很好,下次我要是不會,你還能教我嗎?”
葉不凡趕緊點點頭,嘴裡的瓜子甜滋滋的,比平時任何時候都香:“當然能!不過你得自己先琢磨,琢磨不出來我再教你思路,不能直接抄答案了。”
“嗯!”葉月英用力點頭,紅頭繩在夕陽下閃著光,“我們一起學,都做自己紮根的莊稼,不當攀著彆人的野草。”
田埂上的蟋蟀“唧唧”叫著,像是在為他們的約定伴奏。葉不凡看著遠處的稻田,看著身邊笑靨如花的葉月英,心裡明白,今天的批評雖然讓他紅了臉,卻讓他長出了更結實的根。就像蓉老師說的,真正的成長,不僅要有會做題的聰明,更要有敢認錯、願助人的真誠,這樣的日子,才會像秋日的稻穗一樣,飽滿又香甜。
第二天的數學課上,蓉老師表揚了全班同學:“昨天的作業進步很大,尤其是葉不凡,不僅自己做對了題,還幫同學講思路;葉月英做題認真,不偷懶;葉國和碧芬雖然錯了幾道,但都是自己算的,值得鼓勵。”
葉不凡的心裡甜滋滋的,他知道,這一次的表揚,比任何時候都珍貴。因為這不是靠小聰明換來的得意,而是靠誠實和努力贏得的認可。
喜歡平凡人生葉不凡請大家收藏:()平凡人生葉不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