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的清晨像浸了蜜的年糕,甜絲絲的暖。天還沒亮透,村子裡就響起鞭炮聲,“劈啪”一響,驚得簷角的麻雀撲棱棱飛起,卻把年味撒得滿地都是。葉不凡一骨碌爬起來,套上娘連夜縫好的新棉襖,領口繡著小小的鷹爪圖案,暖乎乎的棉花裹著身子,腳步都輕快得像踩著雲。
“不凡,快洗臉吃早餐,然後去看表演。"爺爺說。
“聽說公家屋前搭了大棚!”葉月英的聲音從牆外傳來,她早早地來遞給葉不凡一個油紙包,“我娘炸的糖糕,給你墊墊肚子。”葉不凡接過來,油紙包還熱乎著,咬一口,糖餡燙得舌尖發麻,甜香卻順著喉嚨暖到心裡。“我剛從那邊跑過,棚子搭得可氣派了,竹杆支的頂,四周掛著紅布,土地公土地婆的神像都請出來了!”她眼睛亮晶晶的,新紮的紅頭繩在晨光裡泛著光,棉襖上繡著青蛇圖案,和葉不凡的鷹爪棉襖像是一對。
趕到公家屋前時,這裡早已熱鬨得像開了鍋。十幾根粗竹杆支起的大棚下,土地公土地婆的神像被穩穩地安放在供桌上,神像前擺著三牲祭品:整隻的雞、大塊的豬肉、兩條鮮活的魚,旁邊還放著水果和糕點,香爐裡插滿香,青煙嫋嫋往上飄。張阿婆正指揮著幾個媳婦給神像披紅布,紅布邊緣繡著“福”字,隨風輕輕掃過供桌,帶起一陣淡淡的香灰味。
棚子的橫竹杆上,紅繩子係著的紅包格外惹眼——紅包是用大紅紙糊的,邊角燙著金粉,旁邊綁著兩把翠綠的青蒜,蒜葉上還掛著晨露,在晨光下閃著亮。葉玉伯伯已經把鼓架支好了,鼓麵擦得鋥亮,他正用鼓槌敲著試音,“咚、咚”的聲音像敲在人心坎上;葉鹹叔蹲在地上調鑼,鑼麵用布擦得能照見人影,他拿起鑼槌輕輕一碰,“哐”的一聲脆響,驚得旁邊的小孩直捂耳朵;潘政叔把雙缽擺在石桌上,指尖在缽沿上輕輕滑過,“叮叮”的清響混著鼓聲、鑼聲,像在排練一場熱鬨的序曲。
村民們陸陸續續趕來,老人們穿著新棉襖,拄著拐杖坐在棚下的長凳上;半大的孩子追著跑著,手裡攥著剛買的糖人;連外村嫁來的媳婦們也挎著籃子,裡麵裝著自家做的年糕,互相拜年問好。王掌櫃穿著件藏青色的新棉袍,背著手站在棚邊,跟葉大雷念叨:“今年這棚搭得比去年闊氣,孩子們的表演準更精彩。”葉大雷笑著點頭:“那是,孩子們練了一番假,就等今天露一手呢!”
“快看,他們來了!”有人喊了一聲。葉不凡和葉月英順著聲音望去,葉水仁、潘慶、葉何仁正穿著行頭往棚下走。葉水仁的猴子麵具比平時更精致,黃絨毛上沾了金粉,眼睛處的玻璃珠擦得發亮,手裡還多了個紅綢紮的小旗子;潘慶的佛祖麵具換了新的,瓷白的臉膛上彎眉更慈,下巴的棉花長須梳得整整齊齊,黑色長袍上繡著暗紋,脖子上掛的佛珠是真檀木的,走動時“嘩啦”響;葉何仁的土地公麵具皺紋更深了,木杖上纏了紅布,手裡的葵扇扇麵上畫著“五穀豐登”,他弓著腰走,每一步都晃悠悠的,像真的土地公從畫裡走出來了。
“水仁,你那旗子彆晃太快,引著獅子走!”葉何仁用木杖敲了敲地麵,麵具後的聲音甕聲甕氣。葉水仁跳起來,猴子麵具的耳朵跟著動:“知道啦土地公,保證把獅子引到紅包底下!”潘慶挺著肚子,佛珠在手裡轉得“嘩啦”響:“佛祖在此,獅仙可得聽令,把紅包給我搶回來!”三人你一言我一語,引得圍觀的村民直笑,張阿婆給他們遞糖:“慢點鬨,看這新麵具彆蹭壞了。”
九點整,葉玉伯伯的鼓槌猛地落下,“咚——鏘!”鼓聲、鑼聲、缽聲一起炸響,像春雷滾過村子。舞獅的師父葉大良穿著獅頭披風從公家屋裡走出來,獅頭比平時更威風,黃底黑紋上貼了金箔,眼睛處的玻璃珠在陽光下閃閃發亮,身後的獅尾還是那八尺長的彩布,紅、綠、黃三色在晨風裡飄得像團火。他原地轉了個圈,獅頭“活”了過來,耳朵扇了扇,眼睛眨了眨,對著土地公神像拜了三拜,引得供桌前的老人們直念佛。
“開始嘍!”猴子麵具的眼珠跟著他的動作晃來晃去,他圍著獅子蹦蹦跳跳,在逗引獅子往前走。潘慶戴著佛祖麵具,挺著大肚子,慢悠悠地擋在獅子前麵,手裡的佛珠轉得飛快,葉何仁戴著土地公麵具,拄著木杖,搖著破葵扇弓腰走:破葵扇往紅包方向一指,像真的在給獅子指路。
葉大良舞著獅子,腳步越來越活:左跨步時,獅頭低低地蹭著地麵,像在嗅路;右跨步時,獅尾高高揚起,彩布劃出漂亮的弧線;前跨步時,整個獅子猛地往前一躥,引得圍觀的村民“哇”地驚呼。他離紅包越來越近,竹杆下的紅繩在風裡輕輕晃,青蒜的綠葉掃過獅頭的絨毛。獅子先是仰頭看了看紅包,又低下頭,用嘴輕輕叼住一片蒜葉,“哢嚓”咬了一小口——其實是葉大良在裡麵用嘴扯了扯,蒜葉晃了晃,像真的被吃掉了一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村民們的吆喝聲此起彼伏。王掌櫃站在棚邊,手裡的旱煙袋都忘了抽;幾個外村來的媳婦舉著孩子,讓他們看得更清楚;連土地公神像前的香火,都像是被這熱鬨勁兒吹得更旺了。葉大良額頭上的汗順著臉頰往下淌,滲進獅頭的絨毛裡,但他的腳步一點沒慢,獅子又叼住一片蒜葉,這次咬得更用力,蒜葉被扯下來一小段,掛在獅嘴上,引得葉水仁跳起來拍手:“吃著了!吃著了!”
可紅包還掛在竹杆上,離獅頭還有半尺遠。葉大良深吸一口氣,猛地踮起腳尖,獅子前爪高高抬起,像是要夠到紅包——就在這時,他腳下一滑,獅頭晃了晃,差點摔倒。葉何仁趕緊用木杖往他腳下墊了塊布:“慢點慢點,地上有露水滑。”葉大良定了定神,剛想再試,突然抹了把汗,對棚下喊:“正剛,你來換我會兒,我這老胳膊老腿有點酸!”
師父葉正剛早就在旁邊等著了,他接過獅頭披風穿上,原地活動了活動手腳。他舞的獅子更有氣勢,剛一站定,就猛地往前一躥,獅頭“嗷”地大吼一聲,嚇得幾個膽小的娃娃往大人懷裡鑽。他不用葉大良那樣的巧勁,而是憑著一股穩勁:紮馬時,獅子穩穩地蹲在地上,像座小山;起跳時,整個獅子騰空而起,獅尾被葉國在後麵一甩,三色布在空中炸開,像朵盛開的花。
“正剛師父厲害!”村民們的吆喝聲更響了。師父踩著鼓點,一步一步靠近紅包,獅子先用嘴把剩下的蒜葉全“吃”了,青蒜的莖稈在紅繩上晃來晃去。他看準時機,猛地踮起腳尖,同時讓獅頭向上一揚,“嗷嗚”一聲——紅包被穩穩地叼在了獅嘴裡!
“搶到了!搶到了!”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比剛才的鑼鼓聲還響。猴子跳起來抱住獅頭,佛祖笑歪了,土地公用葵扇拍著大腿,葉正剛放下獅頭,額頭上的汗珠子像斷了線的珠子往下掉,他卻笑得一臉紅光,把叼在獅嘴裡的紅包取下來,高高舉過頭頂,紅包上的金粉在陽光下閃得耀眼。
舞獅表演剛結束,武術表演就接著開場。葉水仁第一個跳上場,他換了身短打,手裡握著兩把小木刀,刀身纏著紅布,和他的猴子麵具放在一起,更顯精神。“看我的雙刀!”他大喝一聲,雙刀在手裡轉得飛快,“唰唰”帶起風聲。他先練了套“十字劈”,左刀劈向右肋,右刀劈向左肩,刀身交叉成十字;又練“回身斬”,猛地轉身,雙刀同時向後劈砍,動作乾淨利落,引得台下的小娃娃跟著比劃。葉大良在旁邊喊:“水仁,刀再快些!”葉水仁應了一聲,雙刀舞得更急,像兩道紅色的閃電,最後一個收勢,雙刀“哐當”一聲歸鞘,掌聲立刻響起來。
葉大良的長棍表演更是威風。他扛著長棍上場時,棍身比他人還高,卻輕得像沒重量。“看我這‘橫掃千軍’!”他紮馬站定,長棍在身前橫掃,帶起的風把地上的鞭炮碎屑都吹得打旋;又猛地將棍豎直,雙手交替往上爬,棍身“呼呼”轉得像陀螺,這叫“旱地拔蔥”,引得村民們直叫好:“大良師父這棍法,比年輕時還厲害!”他最後一招“力劈華山”,長棍從頭頂直直劈下,棍梢砸在地上的石板上,“咚”的一聲,震得人腳底板發麻,連土地公神像前的燭火都晃了晃。
葉國的三節棍一上場,鐵環“嘩啦”一響就吸引了全場目光。他穿著新做的藍布短褂,把三節棍往地上一頓,“哐”的一聲,三節棍直直展開。“劈!”他大喝一聲,第一節棍帶著勁往前劈;“掃!”第二節棍跟著橫掃,鐵環碰撞的“嘩啦”聲比鑼鼓還脆;“纏!”第三節棍突然向後一繞,像條靈活的蛇纏上想象中的敵人。他練到興頭上,把三節棍拋起來,在空中轉了個圈,穩穩接住,引得台下的孩子們“哇”地驚呼。最後他用三節棍在身上繞了個圈,收勢時鐵環“哢嗒”扣在一起,像根整棍,連師父葉正剛都點頭:“這孩子把‘三節歸一’練到家了!”
葉春梅的詠春拳上場時,場邊一下子安靜了許多。她穿著月白布襖,辮子梳得整整齊齊,站在場上像株安靜的蘭草。但一抬手,就顯出了真功夫:黐手時,指尖在身前輕點快收,像蜻蜓點水;攤打時,手腕輕輕一轉,就卸去了想象中的力道;最後的“小念頭”,一招一式行雲流水,看似輕柔,卻藏著巧勁。她收勢時對著土地公神像輕輕鞠躬,臉上帶著淺淺的笑,張阿婆第一個鼓掌:“這閨女練得真俊,比戲文裡的女俠還好看!”
輪到葉不凡和葉月英上場時,葉不凡的手心有點冒汗。葉月英在葉不凡旁邊,輕輕碰了碰葉不凡的胳膊:“彆緊張,就像平時對練那樣。”她今天穿的青蛇棉襖格外顯眼,紅頭繩紮的辮子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晃。師父在台下對他們點頭:“記住‘剛柔並濟’,把平時練的拿出來就行。”
葉玉伯伯的鼓聲突然變了調,“咚鏘咚鏘”的節奏比剛才更急,像在給他們加油。葉不凡深吸一口氣,紮馬站定,雙手成鷹爪狀,指尖微微張開——這是鷹爪功的起勢“雄鷹展翅”。葉月英則雙腳並攏,雙手在身側劃弧,腰肢輕輕一擰,像條剛醒的小蛇,這是蛇拳的起勢“靈蛇出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開始!”師父喊了一聲。葉不凡率先發難,鷹爪帶著勁直抓她的手腕,這是“鷹擊長空”;她卻像早有準備,手腕一軟,順著葉不凡的力道往下沉,同時腰肢一擰,從葉不凡胳膊底下鑽了出去,這招“蛇繞臂”練得比平時更滑,引得台下“哦”地低呼。葉不凡立刻變招,轉身抓她的腰身,手指剛要碰到她的棉襖,她突然向後折腰,腰彎得像輪月牙,葉不凡的手抓了個空,她卻趁機用手肘輕輕撞了葉不凡的腰,這是“蛇擺尾”,逗得台下直笑。
葉不凡不服氣,使出新練的“鎖喉式”,雙手成爪直逼她的脖頸,動作又快又狠;葉月英卻不慌不忙,猛地向旁邊一滑,腳步輕得像沒沾地,同時雙手向前一探,指尖快如閃電般點向葉不凡的手腕,這是“蛇吐信”,逼得葉不凡趕緊收招。他們你來我往,葉不凡的鷹爪功剛勁迅猛,抓、扣、鎖招招帶勁;她的蛇拳柔韌靈活,纏、滑、繞式式巧妙,剛柔相濟的招式看得台下鴉雀無聲,連葉玉伯伯的鼓聲都慢了下來,像是怕打擾了這場對練。
“好個‘鷹蛇鬥’!”突然有人大喊一聲,是王掌櫃。葉不凡和葉月英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裡的笑意,決定拿出壓箱底的功夫。葉不凡猛地向前一躍,雙腳離地,雙手成爪從空中撲下,這是“雄鷹撲食”;葉月英不退反進,腰肢猛地向後折,同時雙手向上一托,正好托住葉不凡的手腕,這是“蛇抬頭”,借力把葉不凡輕輕往旁邊一送,葉不凡順勢落地,腳步沒亂,她也站直身子,兩人同時收勢,葉不凡的鷹爪停在她麵前半尺,她的蛇拳收在腰間,動作整齊劃一。
“嘩——”全場的掌聲像突然漲潮的海水,一下子湧了上來,比剛才搶紅包時的掌聲更響,震得棚頂的竹杆都“嗡嗡”響。葉水仁跳起來吹口哨,葉木生拍著巴掌喊:“不凡!月英!再來一個!”張阿婆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往他們手裡塞花生:“這倆孩子,練得比大人還精彩!”連土地公神像前的香灰,都像是被這掌聲震得輕輕飄落。
武術表演一場接一場,葉碧芬和葉春蓮的雙刀法,兩把木刀在陽光下閃著光,交叉劈砍的“哢嗒”聲比鑼鼓還脆;葉翔的雙鐧轉得像兩隻紅蝴蝶,手腕轉動時木鐧“呼呼”響,引得孩子們跟著學;葉大雷和葉大春的“雙掌合璧”,兩人手掌相對推出,掌風把地上的紅布都吹得飄起來,看得老人們直念叨:“這掌法,能擋得住土匪呢!”
表演到中午,棚下木桌上擺上了熱騰騰的年飯:一大盆燉豬肉、剛出鍋的炸丸子、冒著熱氣的年糕,還有張阿婆熬的薑茶,甜絲絲的飄著香。村民們圍著木桌坐下,你給我夾塊肉,我給你遞塊糕,熱鬨得像一家人。葉水仁搶了葉月英的糖糕,被追得圍著棚子跑。
喜歡平凡人生葉不凡請大家收藏:()平凡人生葉不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