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又從頭開始複述一遍,瘦弱泛黃的臉蛋,稚嫩的聲音,
王文昌蹲下身子,平視王遠,“遠哥兒,你之前學過嗎?”
王遠搖搖頭。
王文昌緊跟著又讀出《孝經》裡麵的詩句。
王遠鬆了一口氣,幸虧最近他學過《孝經》,要不然就露餡了。
跟著念完這些,他看向外麵玩遊戲的王安,趕緊說:“文昌哥哥,我去玩了。”
轉身跑了,再不跑就露餡了,目前他就學到《孝經》,王文昌再出一些他就不會背了。
心裡苦哈哈的說:“係統,一時裝一世都得裝,我太不容易了。”
係統鄙視:“哎,宿主的智商太低了,幸虧有本係統在,可以幫你提高智商。”
王文昌此刻異常震驚,遠哥兒難不成是神童?
隻聽好友說過,有人可以過目不忘,學過的東西隻需一遍就記住了,他以為自己夠聰明了,學過的東西雖說一遍記不住,可是熟讀兩三遍就能記在腦海中。
遠哥兒甚至沒學過字,隻需聽自己複述一遍就能全部記住,這,這,令人震驚。
村長來喊他出門迎接客人的時候,整個人還在呆愣中。
村中以為王文昌是高興儍了,就沒在意,殊不知自己兒子心中早已經天翻地覆。
王大山看著這人來人往的熱鬨,心中羨慕極了,甚至還有大戶人家差遣下人駕著馬車來送上東西。
更是熱鬨非凡。
忍不住暗奈奈的想,自己要是也出個讀書人就好了。
王大山在心中糾結萬分,還是湊上前去,搓著手指不好意思的問道:“昌哥兒,恭喜你考上了童生,就是,就是你在縣城讀書,一年大概花費多少?”
王文昌認出這是王遠的爺爺,以為他們家已經知道王遠是神童的事情了,現在過問此事,是準備送王遠去讀書。
是呀,這樣的神童不送去讀書,為國家出力,實在是浪費天賦。
將自己在縣城的花費一一說清楚。
最便宜的《三字經》600文,啟蒙用的三本書,四書五經再加上注解,最少得用13本書籍,可以用手抄本便宜,但是大概也得10兩左右,幸好這些書籍不用每年都買。
消耗品筆紙墨一年大概一兩左右。
縣城普通私塾一年束修二兩銀子左右,不算上吃住,如果算上吃住花費四兩左右。
總體一年的花費最少在八兩左右。
越聽王大山心越涼,攢下的那點錢根本不夠花的。
王文昌最後說道:“最好還是找個好一點的私塾,剛好盛哥兒也要進學,可以讓他們兩個一起。”
王大山震驚在花銷上,沒聽見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擺擺手搖搖頭走了。
正午吃完飯,所有人散開了。
下半晌王遠在空間裡麵照樣學習,今日與王文昌的跟讀讓他有了一絲緊迫感。
不得不竭儘全力的學習。
一下午的狀態良好,沒有人搗亂,安哥兒大丫他們出去玩了,三丫明哥兒躺在床上睡覺,男人們乾農活撿柴火。
女人圍在後院倉庫織布聊八卦,一片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