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遠就知道事情的經過了。
大伯母找到陳氏和王大山商量,幾天之後,就請媒人到女方家去。
王安又激動又忐忑,萬一齊大廚不同意怎麼辦,在家裡麵急的轉圈圈。
大伯母看見他這樣就來氣,這小子真能憋,昨天才告訴他們自己相中的女子,讓他們趕緊去提親。
聽他一說,立馬意識到這是幢好姻緣,人家那裡同不同意還不知道,趕緊請了個口碑最好的媒人去人家家裡麵探探口風。
想到這裡,不客氣的往他頭上拍了一巴掌,嗬斥道:“還不趕緊幫你爹拉車子乾活,瞎站著乾嘛,都是要定親的人了,一天天的光閒著,以後怎麼養得起你媳婦我孫子,看見你在這裡站著我就生氣。”
才回家沒幾天,就遭受他娘親這樣的待遇,王安自知理虧不敢反抗,委屈巴巴的跑到後院幫他爹拉車子。
今日是張定信的秀才宴,王遠早早地去張家村參加,場麵和他家辦的差不多,王遠坐在主桌,和馮帆高辭憾他們幾人坐在一起。
王遠趁機詢問馮帆關於明清書院的事情,端起茶杯敬他一杯,笑著問他:“馮兄,明清書院具體什麼時候開考?”
馮帆回敬他一杯:“我老師昨日來書信說,八月一號書院開學堂,我在臨安縣辦完宴席,就要走了,去書院進學。”
“九月二十號準備開考,時間考兩天,可以提前十天走水路去臨東府,在附近的客棧租一間房就行,我作為書院的學生也會幫忙,到時候我提前找到您的位置,和你見麵。”
又接著說:“書院不允許帶下人,也不允許外住,必須自己洗衣服......”
王遠一邊聽著,一邊點頭,心想,正好,反正他又沒有下人,也沒有地方可以外住,正所謂一窮二白,至於自己動手洗衣服這完全就是小事情。
馮帆說了很多事情,王遠大概了解了書院內部的情況,和現代高中寄宿學校很相似,他敢肯定裡麵有前輩穿越者的手筆,這麼大的一個書院,還這麼有名,那說不定裡麵真的有皇孫,王遠興奮地想。
又有點憂愁,就是束修有點小貴,學費加上吃住一次性交齊,大概一年十兩銀子,要是再出去參加一些文會,雖說他不喜歡,但總得合群參加個一兩次,出門一趟這怎麼也得200文左右。
那要是能考上前十名的話,學費是全免,相當於給優秀好學生的獎勵。
王遠不敢想自己能考上前十名,畢竟裡麵還有舉人參加考試,競爭實在是太激烈。
馮帆解釋,舉人不一定會被錄取,主要是看比例,會錄取舉人中的一些,再錄取秀才中的一些,這樣錄取人數總共加起來湊成100人,至於排名會分開排名。
王遠了然的點頭,這樣就跟初中考試分流一樣,農村和城市的高中錄取人數按照比例進行,農村的教學資源終究比不上高中的教學資源,倒是挺公平的,真要按照才學進行錄取,秀才肯定沒有舉人優秀。
王遠稍微有點信心,他要爭取秀才中的前幾名,這樣就能免束修費用,雖說難度肯定不會小,怎麼著也得試一試。
在張家村吃完飯,王遠搭著高辭憾的牛車回家。
到家,看見家裡麵的氣氛不是很好,王安的臉上半喜半憂,喜的是齊大廚一家同意王安娶他們的女兒,說明相中王安這個人了,憂的是王安必須在臨安縣有個房子,不能讓齊雲住在王家村。
聽完三丫的解釋,王遠也能理解,誰也不想讓自己的閨女下嫁,從縣城委屈住在農村,住慣了縣城的生活,住在農村必然有很大的不適應。
隻是他們一家買不起縣城的房子,更何況必須得用全家的銀子給王安買房子,王安買了,之後的王遠,王全豈不是都要買,根本沒有銀子買。
大伯母臉上憂愁密布,王安這幾年掙的錢不用上交中公,她全部都給王安攢著,加起來也有八兩銀子。
大丫托著腮坐在正屋門口,眼睛溜溜的轉,想了想,說道:“要不然在縣城租一間房子,我記得表哥他們也在縣城租的房子,等大哥掙錢了再買房子也不遲。”
二丫也說道:“我覺得也行,買不起就租呀。”
三丫跟著附和點頭,她覺得這樣也行,去見過大表哥二表哥他們,租房子住的也不錯,
王遠讚許的看了一眼大丫二丫他們,自從他們三姐妹種植菘藍,尤其是王大山批給他們半畝地,允許在地裡麵種植菘藍,還有院子一半的地方也種上了菘藍,外麵的牆根全都種上菘藍。
掙錢之後,每年都能分到將近一兩銀子,在家裡麵也敢說話了,大丫更是人大膽,敢說敢拚,在外麵也不怯場。
雖然曬得有點黑,但是第一眼看見的就是那雙帶著機靈模樣的眼睛,特彆討喜,有大姐的風範,帶著二丫三丫他們也敢在家裡麵與外麵說話,買東西更是敢講價硬往下砍價,頗有奶奶陳氏的爽快。
王遠內心感歎一聲,人手裡有錢就是有底氣,以至於氣場會發生變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大山將大丫的話聽到心裡麵,思考一番覺得可行,半晌之後,對著王安的眼睛說,“明天我和你爹去看房子,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地方,再讓媒婆去一趟人家家裡麵,說說這個情況,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王安聽完喪氣的點點頭,也隻有這個辦法了。
大伯母氣的心煩,又是一巴掌拍到王安的頭上,“明天還不趕緊去酒樓乾活,不乾活你怎麼還要賺錢養家?”
王安摸著自己被打的地方,重重的點頭,必須要多掙錢養家。
隻是想起明天去酒樓要麵對齊大廚,身上打了個冷顫,該怎麼樣麵對他未來的丈人?不會被揍死吧!
王遠看著王大山的心情都不太好,籠罩著一股陰霾的氛圍,就沒和王大山說他要去明清書院的事情。
隻是晚上私底下和張氏說自己會去明清書院考試的事情。
和自己的母親說話沒有顧及,王遠什麼都給張氏說了:“娘,我要是考上了,第一年的束修是10兩銀子,家裡麵買完院子,還有大哥將要定親的事情,恐怕家裡就沒多少錢了。”
王遠坐在旁邊的板凳上,好久沒和張氏說話,絮絮叨叨的說了一大堆。
張氏微笑的聽著王遠的話,眼神帶著慈愛,聽到王遠說關於錢的煩心事,笑著說道:“錢的事情不用擔心,我和你爹給你攢著呢。”
小聲悄默默的說話:“之前你賣點子的錢,你爺爺買房子沒花這錢,都給你留著,自從你要科舉,我們每年都給你攢著錢,夠你花的,你外祖父每年也會偷偷的給我錢,讓你好好地讀書。”
“族裡麵也給了幾兩銀子支持,不用擔心,夠你考試花的。”
王遠大為感動,沒想到背後有這麼多人默默地支持他,甚至族裡麵也出錢了。
喜歡三歲覺醒學習係統,讀書科舉做官請大家收藏:()三歲覺醒學習係統,讀書科舉做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