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家小地主,沒什麼大毛病,家裡麵六十畝田地,家裡麵兩個兒子,可能會有生孩子的壓力問題。
張正木他們都特彆熟悉,家裡麵的情況都知道,和王遠家差不多,長子長孫,類似於王安這個人設,都在縣城有活乾,家裡麵人口眾多。
王遠將情況說給大丫聽一遍,大丫一臉若有所思,一直鄭重的點頭。
最後輕輕地抱了王遠一下,眼帶笑意:“遠哥兒,謝謝你了。”
王遠覺得大丫已經做好了決定。
剩下的時間,王遠則重新學習之前買的中醫藥材大書籍,學完之後,經過係統的認可,又抄了幾個種植藥材的方法,交給大丫她們三個,讓她們三個搗鼓去吧,萬一成功了,她們又能賺上一筆錢。
隻不過王遠叮囑她們幾個,一定要接著讀書學習,不能荒廢之前的學業,多讀點書總歸沒錯。
王大山因為有王遠之前捎回來的一百多兩銀子,先不用給王遠攢銀子去考試了。
準備將這一年掙的十八兩銀子買地,還是手裡有地有糧食放心。
因此開個家庭會議,告訴大家準備買地這件事情。
現在上等的田地,一畝上等田地大概六兩銀子左右,中等田地三兩銀子,下等田地一兩銀子。
先告訴村長,再告訴裡長,再看看是否有人賣地不,最後在到縣衙畫押簽契約,流程複雜,很少有人賣田地。
到王遠走的時候還沒有找到要賣的人家。
過完初十,家裡麵的氛圍變得凝重,張氏和陳氏偷偷的掉眼淚,吃飯吃的也不好,無精打采,就連王大山和王二誌覺得乾活也沒力氣了。
感受著這悲傷的氛圍,王遠心裡麵也酸澀,因為他馬上就要走了,這一去,得六個月的時間,七月份才回來。
幸好有大伯娘和三嬸幫忙勸一勸。
“娘,遠哥兒這是去學習,半年之後就回來了,這是給我們老王家爭氣。”
“嫂子,我羨慕你還來不及呢,遠哥兒多好的一個孩子,小小年紀就中了秀才,現在去書院讀書,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給你拿個什麼舉人回來了就,更應該高興。”
王遠隻能勸著她們多吃一點,讓家裡麵的兩個小孩吵吵鬨鬨,增加快樂的氣息。
回家將近二十五的時間,還沒有待一個月,王遠就要出發了。
過完十五,吃完現包的湯圓,大年十六這一天。
早晨,霧氣蒙蒙,王大誌和王二誌架著牛車去送王遠到碼頭。
陳氏和張氏張口還未說話,眼淚就流了下來,緊緊抓著王遠的手,仔細叮囑:“在書院要吃好,學累了也不要再學了,好好休息放鬆,和馮帆聊會天,不一定要你學的多好,但是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張氏已經哭的說不得出來話,遠哥兒從小都懂事,不曾讓她擔心一點,但是再聽話的孩子,這麼小,身邊也沒有家人,就到外麵求學,她心裡麵也是難受。
要是,要是,不讀書好了,深夜的時候這一絲想法也曾浮現在腦海。
“遠哥兒,好好的,不用擔心家裡麵。”王大山心裡麵也是不舍。
王遠上前溫柔抱了他們三人一下,“奶奶,爺爺,娘,不用擔心我,我會照顧好自己的,每月我會寫信給你們,你們每月等著收信吧。”
坐上牛車,王遠朝著她們揮揮手告彆,心中酸澀不已,這一次離彆六個月的時間,寫信也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