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到達的造船廠旁邊的官舍,剛下馬車就看見了胖胖的李員外郎。
兩人趕緊上前打招呼。
李員外郎苦惱的臉色立馬笑了起來,“你們終於來了,本官就可以回京了。”
方大人行了一禮“辛苦大人了。”
李員外郎拍拍他的肩膀,對著京都的方向拱拱手“能為陛下做事是臣的榮幸。”
“你們在這裡可要看仔細了,千萬不能出一點差錯。”
又看向王遠“你就是新來的,王遠?”
“本官已經聽院長說了,你也是從明清書院出來的,是我的師弟。”
王遠沒想到這麼容易就攀上關係了,這肯定是有院長的關係在。
內心有點感動,親切的喊了一聲“師兄。”
李員外郎笑了笑,也拍了拍王遠的肩膀,“院長說了,你是個勤奮細致的人,在這裡好好乾。”
“彆在這裡站著了,你們一路奔波也累了,趕緊休息休息吧。”
“是。”
官舍的下人也不敢怠慢,幫著把行李搬了下來,他和方林一人一個單獨的房間。
條件一般,隻有基本的家具,棉被是新的,這一點挺好的,他可不想用以前那些人剩下的棉被。
吃飯有膳堂,每個人想吃什麼都報備上去,想要另外加餐的話也可以,總之還行,王遠還挺滿意的。
距離船廠比較近,可以隨時處理突發情況。
舟車勞頓確實累了,王遠和方林吃完飯就立馬睡下了。
第二天,李員外郎領著他倆去查看船廠的情況。
預算早就發下來了,船樣都已經製定好了。
李員外郎來主要是盯著船廠采集物料,比如說木材,鐵釘,桐油,石灰等,這是最耗時,最費力的環節,隻能有大人物盯著。
這些東西弄完之後,李員外郎就可以走了。
接下來是選定船基,安放龍骨。
李員外郎領著他們兩個待了好幾天,給他們仔細講解了一番,王源和方林兩人都是提前了解過的,懂得一些造船的知識,所以他們兩個人很快就上手了。
李員外郎才放心的走了剩下的就交給他們兩個人了。
寶船必須要在作塘中建造。
作塘是一個巨大的長方形人工坑,設有厚重的閘門。
開工前,關閉閘門,用水車將塘內積水排乾,形成一個乾燥的施工環境。
在塘底鋪設滑板及巨大木軌,為日後下水做準備。
兩個人跟著工匠頭兒在江岸跑來跑去,才終於選定了一個地方。
剩下的就是將近千個百姓們開始挖坑,這都是從周圍的縣城裡每家每戶抽的人,管夥食,現在朝廷有錢,每人還給二十文錢。
倒是有一半的人是願意來乾活的。
王遠就盯著他們乾活,方林則是掌管著夥食,征召過來的廚子炒菜乾活,炒的白菜燉肉,至少還有點能看見油。
分發食物,為了防止有人搶,跟著的那十個官兵就在旁邊站著。
他們兩個人也吃這樣的食物,倒是沒嘗出來什麼滋味,兩人都不是金貴的人,隻要餓不死就行。
船廠所的人則是在旁邊協助。
幸好現在是五月份,冬天已經過去,江邊的泥土沒有冰凍上,挖的極為順利。
人多力量大,半個月就已經挖完了。
晚上乾完活也不安生,還要應付著周圍的官員以及船廠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