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立雪承光_華夏英雄譜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華夏英雄譜 > 第24章 立雪承光

第24章 立雪承光(2 / 2)

在這樣沉重又壓抑的日子裡,舜每日都在田間辛勤勞作,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可換來的卻是家人的冷眼與刁難。儘管如此,舜依舊默默承受,從未有過絲毫怨言。他知道,這個家雖然冰冷,但畢竟是他的根。

就在這樣沉重又堅韌的日夜中,命運再次降下冰雹。一日田間歸來,太陽已漸漸西沉,晚霞如血般灑在大地上。遠遠便望見家門前圍攏著一圈鄰人,個個肅然無言。舜心頭一跳,手中的農具險些滑落。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他加快了些腳步,穿過人群縫隙。人群中有人輕輕歎息,有人投來憐憫的目光,但更多的是無奈和沉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門內竟隻有空蕩與零亂。原本擺放整齊的桌椅東倒西歪,地上滿是雜物。父親坐在淩亂的竹榻前,麵若寒霜,平日裡那深邃的眼眸此刻布滿了陰翳,仿佛被黑暗籠罩。後母背對他立在角落裡,脊背僵直,像一尊冰冷的石像。她微微顫抖的雙肩,卻透露出難以抑製的憤怒。

“收拾你的零碎,現在就滾出這個家門!”父親嘶啞地喝道,聲音中帶著決絕與狠厲。那聲音如同重錘,狠狠砸在舜的心頭。“立刻滾,沒有第二次機會了!”那嘶啞的吼叫在泥牆內回旋撞擊,震得人耳膜生疼。

舜的身體僵立原地一刹,仿佛被定在了時間的洪流中。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錯愕,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而後,深深埋首,無聲地走向自己逼仄的角落。那角落陰暗潮濕,僅有一張破舊的草席和幾件簡陋的器具。他俯身拾掇起少得可憐的幾件隨身之物,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麼遲緩而沉重,仿佛背負著整個世界的重量。

這已是第三次了,驅逐的利刃一次次砍向那本就孱弱的紐帶。每一次被驅趕,舜的心都如被撕裂一般疼痛,但他從未反抗,從未抱怨。他知道,親情是他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即便被一次次傷害,他依然渴望著家人的接納。

他平靜地收拾著僅有的幾卷簡冊和破舊衣物,眼神清明似水,毫無雜質。那些簡冊是他閒暇時的珍寶,上麵記錄著他對生活的感悟和對未來的憧憬。破舊衣物雖然縫縫補補,但每一針每一線都凝聚著他對生活的堅持。

老叔爺聞聲急忙趕來,他拄著拐杖,腳步匆匆。歲月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每一道紋路都訴說著生活的滄桑。正撞見舜背著微薄的包裹走出柴門,那包裹在舜的背上顯得那麼渺小,卻又仿佛背著整個天地初辟時的荒涼。舜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那麼孤獨,那麼無助。

老叔爺上前一步,幾乎帶了哽咽的腔調:“重華,到叔爺屋裡擠一擠,暖爐有柴,灶上有粥。”他伸出乾枯的手,輕輕搭在舜的肩上,眼中滿是慈愛與憐惜。舜抬起頭,望向老叔爺,眼中泛起一絲淚光。

冷風如刀割著大地。舜緩緩停下腳步,單薄的身影在凜冽寒風中微微顫抖。他轉過身,朝著身後不遠處那位步履蹣跚的老叔爺,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禮。

“叔爺,您的恩情重華銘記五內。隻是重華早已習慣了四處奔波,自有立錐之地,這勞碌之身,實在不敢再去攪擾您的清淨。”舜的聲音在風中有些沙啞,但透著一股堅定。老叔爺望著他,眼中滿是憐惜與無奈,張了張嘴,似乎還想說些什麼,卻終究隻是歎了口氣,揮了揮手。

謝彆老人後,舜獨自一人朝著田頭那座窄小的草棚走去。那座草棚,曾經是存放農具的地方,堆滿了草料,如今卻顯得破敗而孤寂。夜色如墨,漸漸徹底吞沒了他那孤寂的影子。

走進草棚,一股寒意撲麵而來。棚頂四處漏風,冷風呼呼地灌進來,四壁也透著涼意,仿佛置身於冰窖之中。舜輕輕歎了口氣,卻沒有絲毫抱怨。他小心翼翼地解開薄薄的被卷,這是他為數不多的家當。

想起蒲衣子所授的沉靜端坐之法,舜緩緩坐了下來。寒風呼嘯著,猶如萬鬼嘶鳴,棚頂的茅草被吹得瑟瑟響動,發出令人膽寒的聲音,似乎頃刻間整個草棚便要被狂風刮散卷走。然而,舜卻不為所動,他慢慢合上雙目,集中精神,讓自己的內心平靜下來。

在這狂風肆虐的草棚中,舜的周身仿佛套上了一副無形的硬甲。這硬甲並非由鋼鐵鑄就,而是由他內心的堅定與信念凝聚而成。它抵擋住了草棚內外肆虐的寒流,也抵擋住了命運的無情顛簸。

舜在心中默念著蒲衣子所授的心訣:“……目之容宜端,氣之容宜肅,立之容宜德……”每一個字都像是一顆種子,在他的心田種下了希望與力量。心中那片由古老的禮與敬構築的微光,此刻正奮力地想要刺穿草棚內外無儘的黑暗。這微光雖弱,卻如同一束永不會熄滅的倔強星火,在黑暗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

寒氣越來越重,仿佛滲入了骨頭深處,每一寸肌膚都被寒冷侵襲。但舜端坐的身姿卻似水底沉石般穩固,紋絲不動。他沉靜地想著日間在田間劈開的荊棘,那些荊棘的利刺十分鋒利,輕易地就劃破了他的皮肉,鮮血滲出,疼痛難忍。

可是,舜明白,這些外在的傷痛算不了什麼。真正重要的是,在與荊棘的一次次對抗中,他體內正默默成形的堅毅之骨。蒲衣子傳授給他的沉靜、專注和內在的韌性,此刻仿佛彙聚成了一麵隱形的盾牌,無聲地抵禦著這徹骨的風寒,也抵禦著那將十六歲的他反複推出家門的世俗風雨。

東方初現一絲薄青時,天地還沉浸在一片靜謐的朦朧之中。舜從短暫的坐息中緩緩睜開眼,草棚裡簡陋的床鋪硌得他渾身不適,寒意仍如萬千細針紮向關節,那深入骨髓的冷意讓他微微皺了皺眉。但他沒有絲毫猶豫,迅速起身走向門邊,伸手取過昨日遺留的舊鐮刀。這把鐮刀跟隨他多年,刀刃早已遲鈍,可在這艱難的日子裡,它依舊是舜最得力的幫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在草棚角落找了塊平整的石片,席地而坐,開始默默打磨起來。石片刮過遲鈍的刀刃,發出嘶啞的磨刃聲。那聲音在寂靜的草棚裡回蕩,單調卻又帶著一種原始的力量,仿佛是歲月在這簡陋的空間裡奏響的獨特樂章。隨著石片一下又一下的摩擦,刀刃上漸漸泛起一絲微弱的光,那是磨礪後的鋒芒,雖然還很黯淡,但卻透著一種堅韌。

在這單調刺響中,舜的思緒飄遠。他想起了這些年在這片土地上的辛勤勞作,想起了父母的期望,想起了鄉鄰們在困難時刻給予的幫助。每一次磨礪鐮刀,都像是在磨礪自己的意誌,讓他更加堅定地麵對生活的種種艱辛。那磨刃聲在料峭晨光中漸成律動,如同春潮在堅冰之下積蓄暗力,每一下都像是力量的積攢,靜待破開封鎖奔湧而出的時刻。

天色終於徹底亮透,風依然寒冷如刀,割在臉上生疼。舜放下磨好的鐮刀,站起身來,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體。他推開吱呀作響的草棚矮門,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麵而來,帶著泥土的芬芳和晨露的濕氣。他立於田埂之上,極目遠眺,遠處的山巒在晨曦中若隱若現,仿佛一幅寧靜而壯闊的畫卷。

朝陽雖未噴薄而出,薄霧裡卻彌漫著萬物複蘇的潮氣。田地裡,已經有一些勤勞的鳥兒在覓食,它們歡快的叫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不遠處,鄰人陸續出門走向各自的田地,他們扛著農具,步伐堅定而沉穩。當他們望見舜挺立的身影時,皆微微一怔,隨即停下手頭的活計。他們的目光中充滿了敬意和信任,舜在這片土地上,早已憑借自己的勤勞和善良贏得了眾人的尊重。

就在這時,一雙手忽然拍在舜的肩上。他回過頭,竟是個頭不高卻一身健碩的漢子。這漢子原是早年在河邊一起撈過河蚌的夥伴,兩人曾在艱苦的歲月裡相互扶持,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漢子的眼睛泛著關切的熱光,笑著說道:“重華,我田埂上那塊石頭橫在那裡好幾代人了,擋路不說,實在看著礙眼……你是能扛住山的硬骨頭,幫老哥一把,劈了它?”漢子聲音洪亮,帶著樸素的信任,那話語在空氣中回蕩,傳得很遠。

舜的目光緩緩掃過漢子期盼的臉,那張臉上寫滿了對生活的無奈和對改變的渴望。他又掠過那些悄悄停下農事、投以無聲支持的身影。一個又一個,目光相接之處,皆是鄉鄰無言而厚重的期許和認同。他們都知道,舜是個有擔當的人,隻要他答應的事情,就一定會做到。

在眾人的目光中,舜的背脊不自覺地又更挺拔了一些。他感受到了這份信任的重量,也明白了自己肩負的責任。他沒有絲毫猶豫,點了點頭,返身走進草棚,取過那柄磨利了的鐮刀與沉重的石錘。鐮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石錘則沉甸甸地握在手中,仿佛握住了力量和希望。

蒲阪的清晨總是被薄薄的晨霧輕柔包裹。田間的阡陌交錯如大地的脈絡,其中一條旁,一塊磐石突兀地矗立著,宛如歲月的守望者。

這磐石青黑的表麵,像是凝固了千年的時光,其上紋理縱橫,仿佛刻寫著無數古老的傳說與苦難。它長久地橫亙在此,擋住了農田的擴展,阻礙了灌溉水渠的修建,成為鄉鄰們心中一塊沉甸甸的大石。

陽光剛剛在晨霧中透出一絲微光,鄉鄰們便早早聚在了磐石周圍。大家的臉上帶著期待與憂慮交織的神情,目光時不時落在那磐石上,仿佛在與這頑固的龐然大物進行一場無聲的對峙。

舜來了,他邁著蒲衣子錘煉出的穩健步伐,從容穿過人群。來到磐石前,舜沒有絲毫猶豫,屈膝蹲踞下來。他的腳跟穩穩地紮在地上,如同深深楔入土地的木楔,肩背繃緊,恰似開滿之弓,蓄勢待發。這尋常的姿態裡,竟有種奇異的山嶽矗立般的鎮定力量,讓在場的鄉鄰們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信心。

舜手中的鐮尖輕輕抵住磐石棱邊的一絲微小破綻,那是他敏銳的目光捕捉到的希望所在。石錘高高舉起,帶著破局的決心,重重敲擊在鐮背上。“鐺”的一聲脆響,宛如晨鐘鳴響,震動了彌漫的晨霧,在空曠的田野間久久回蕩。然而,磐石卻巋然不動,仿佛在嘲笑這渺小的挑戰。

舜眼目清明如冰鑒深潭,沒有絲毫焦躁。他緩緩調整氣息,如同與大地融為一體,感受著那磐石的堅韌與頑固。再次沉落雙臂,石錘精準地叩擊在青黑色的磐石上,一下,又一下,節奏沉穩而有力。

第二下,石麵微微震動,那細微的顫抖仿佛是磐石發出的一聲低吟,似乎在宣告它並非堅不可摧。人群中傳出一陣輕輕的吸氣聲,大家的目光中燃起了一絲希望。

第三下,碎石細屑簌簌滾落,如同雪花般飄灑在土地上。這小小的勝利讓鄉鄰們的心跳陡然加快,一股熱血在胸膛中湧動。

第四下,一道白痕如閃電般在磐石表麵顯現!石屑飛濺,那裂縫由細而深,一點點曲折攀爬,仿佛一條蘇醒的靈蛇,正努力掙脫束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裂開了!”人群中響起低低的驚呼,聲音雖輕,卻如一顆火種,點燃了眾人胸中積蓄已久的烈焰。那青石中細如發絲的罅隙,像是打開了一扇通往希望的門。

更多人默默靠攏過來,一雙雙粗糙的手握緊自己隨身攜帶的石錘、钁頭。這些農具,平日裡是他們辛勤勞作的夥伴,此刻卻成為了挑戰磐石的武器。不知誰先喝了一聲:“再來!”這一聲呼喊,如同戰鬥的號角,劃破長空。

緊接著,石錘紛紛揚起,帶著千年的憋屈和今日積聚的情誼,一同奮力錘擊在那冰冷的磐石上。“鐺!鐺!鐺!”金鐵交鳴之聲在晨空之下彙成震耳的雷聲,仿佛整個天地都在這激昂的節奏中顫抖。大地的震顫傳遞至每個人滾燙的掌心,那是力量的共鳴,是團結的象征。

磐石上的裂縫逐漸擴大,碎石如雨點般灑落。但磐石畢竟頑固,每一次的敲擊都像是一場艱苦的戰鬥。有人累得手臂酸痛,汗水濕透了衣衫,卻依然咬牙堅持;有人的手掌磨出了血泡,鮮血染紅了石錘的把柄,卻沒有絲毫退縮。

一塊又一塊碎石自巨大的磐石上剝落,每一塊碎石的掉落都伴隨著村民們用力的呼喊和沉重的喘息。青壯年們揮舞著石錘,一下又一下地砸向巨石,石錘與巨石碰撞,火星四濺,震得他們雙手發麻。女人們也沒有閒著,她們用鐮刀割去巨石周圍叢生的荊棘和雜草,為男人們的工作創造條件。孩子們則在一旁幫忙傳遞工具,小小的身影穿梭在人群中,雖力量微薄,卻也為這場戰鬥增添了一份活力。

舜更是一馬當先,他的石錘每一次落下都帶著千鈞之力。鐮刃染上了石沫,也染上了他因發力繃緊而裂開的掌心血漬。汗水順著他的額頭不斷滑落,浸濕了他的衣衫,頭發濕漉漉地黏在頰側,但他渾然不覺,眼中隻有眼前的巨石。

巨石在眾人的合力攻擊下開始出現鬆動的跡象。巨大的磐石發出沉悶的聲響,仿佛是遠古巨獸發出的不甘咆哮。村民們卻沒有絲毫退縮,反而更加振奮精神,手中的工具揮舞得愈發有力。

終於,在一次齊心協力的撬動之後,巨石發出一聲巨響,開始緩緩坍塌、瓦解。巨大的石塊裂成了幾塊相對較小卻依然沉重的頑石。村民們歡呼起來,那歡呼聲在山穀間久久回蕩,帶著他們壓抑已久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憧憬。

然而,戰鬥並未就此結束。接下來的任務是將這些頑石挪開。眾人用粗繩捆綁住石塊,喊著整齊的號子,試圖將它們拖走。每挪動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有人腳下打滑摔倒,膝蓋擦破了皮;有人手上的繩索磨破了手掌,鮮血直流,但沒有一個人喊疼,沒有一個人放棄。

在一次次的嘗試和努力下,頑石終於被眾人合力滾入田邊的溝壑。煙塵隨汗水一同飛散,揚起的塵土在陽光下形成一片朦朧的霧靄。一條嶄新的、不再受青石羈絆的寬闊道路在陽光下蜿蜒舒展,宛如一條金色的絲帶,連接著村子與外麵的世界。

當最後一塊碎石滾入深窪,濺起的泥點在朝陽裡映出細小彩虹。那彩虹如同一道絢麗的橋梁,架設在村民們的心頭,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眾人拄著農具喘息,胸膛起伏如風箱。汗水早已濕透單薄的春衫,更有人手上劃破血痕,傷口處的鮮血與泥土混在一起,顯得格外觸目驚心,但無人在意這些。他們望向那道新辟之路的目光,充滿了熾熱的希望,仿佛看到了某種破開蒙昧與阻塞的新生力量。

舜放下石錘,鐮刀還緊緊握在掌中。他望著眼前的道路,心中五味雜陳。這不僅僅是一條道路,更是全村人無數個日夜的期盼,是大家用汗水、鮮血和不屈的意誌換來的希望之路。

在短暫的寂靜裡,周圍灼灼的目光比方才的烈日更使他感到滾燙。村民們看著舜,眼中滿是敬佩與感激。這時,老叔爺顫巍巍地撥開人群,緊走幾步上前,粗糙乾枯的手不由分說死死攥住了舜的手腕。老叔爺的眼睛裡閃爍著淚花,聲音因激動而哽咽:“孩子!叔爺家裡那點糧食、那點破草席,你不嫌棄,那就是歸你的家!”

突然,四周不知為何熱鬨起來,人群迅速聚集,將舜圍在中央。眾人的眼神中滿是關切與熱情。

“重華!我東頭的茅屋雖然漏雨,暖和火坑總還有一隅!”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大聲喊道,他的聲音帶著歲月的滄桑,卻又透著無儘的真誠。他那因常年勞作而變得粗糙乾裂的手,在空中揮舞著,仿佛在向舜展示他的心意。

“重華!我家娃子們打地鋪擠一擠就成!多你一個不怕!”一位樸實的農婦也急切地說道,她的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裡盛開的花朵,驅散了舜心中的陰霾。

一雙雙因常年勞作而皸裂的手掌不由分說地伸過來,拍著他的背,握著他的臂。這些手,有的粗壯有力,有的纖細卻滿是老繭,它們帶著泥土的芬芳和生活的磨礪,傳遞著無儘的溫暖。眾人的熱情如此高漲,幾乎要將舜托舉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舜感到一股酸澀的熱流衝上眼眶。這些年來,他在孤獨中掙紮,在困苦中求生,從未感受過這般真切的關懷。此刻,那覆在他周身的堅冰,突然被這眾生的暖意一擊即穿,裂響清脆。他仿佛聽到了冰層破碎的聲音,那是心防瓦解的聲音,也是希望重新燃起的聲音。

他深深吸進一口氣,那氣息深長沉靜,竟帶出了蒲衣子平日點撥才有的肅穆之意。蒲衣子,那位智者,曾給予舜許多教誨,讓他在困境中堅守善良與正直。此刻,舜的心中滿是感動與堅定,他在這溫暖的包圍中,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

在灼灼目光的環聚中,舜緩緩跪了下去。他的動作沉穩而莊重,仿佛帶著千鈞的重量。他以額頭觸地,泥塵沾染了他清瘦的額角,那泥塵,是土地的象征,也是生活的印記。再直起身時,那雙眸子清亮得逼人,透著無儘的真誠與決心:“重華一介微塵,何敢受此大恩!但……但此身此心,從此皆在此地,在此田畝!不負諸位父老!”他的聲音並不洪亮,卻如古井投石,沉沉墜入每一顆聆聽的心中。那是誓言,比磐石更重,比腳下的土地更堅實。

鄉鄰們被舜的話深深打動,他們的眼神中流露出敬佩與欣慰。人群中一個精瘦漢子大聲喊道:“還愣著做什麼?重華說了,咱們的地便是他的家!地裡的活兒,大夥兒今日務必乾得齊心、乾得敞亮!咱們不能薄待了自家的兄弟!”

“說得好!”人群中一個高亢的聲音突然響起,打破了清晨的寧靜。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個年輕力壯的漢子,高高揚起手中的鋤頭,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隨即,人群轟然應諾,那聲音如同滾滾春雷,在田野上空回蕩。鐵器與土地的叩擊聲,瞬間密集地響了起來,仿佛是大地與人們之間奏響的一曲雄渾樂章。

舜被這熱烈的氛圍簇擁著緩緩站起。他身形挺拔,眼神中透著堅毅與沉穩。此刻,他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推動著,隨著人群的洪流向前移動。

在舜的手中,鋤頭、耒耜仿佛有了靈性。每一次下擊,都帶著千鈞之力,深深地嵌入土地,穩如紮根的大樹,堅不可摧;每一次抬起,又含蓄著難以言喻的力量與精準,恰到好處地翻起一片泥土。那動作流暢自然,一氣嗬成,仿佛他與手中的農具已然融為一體。

蒲衣子所授的技藝,此時已如同他身軀裡自然流淌的血液,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舜清晰地記得蒲衣子那深邃的眼眸和溫和的話語,每一個動作的要領,每一次用力的分寸,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腦海中。

田壟在眾人的努力下,緩緩翻開。深黑色的泥土散發著濃鬱的氣息,那是一種混合著歲月沉澱、生命孕育的獨特味道。泥土的清新氣息撲麵而來,直沁入心脾,讓每個人都沉醉其中。

在這片深重的泥土翻湧起伏之中,舜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無數粗糲的手掌彼此遞送著熱氣,那是勞動者之間相互傳遞的溫暖與力量。在這股力量的包裹下,一個少年被命運反複捶打的心魂,正悄然凝聚成形。

舜自幼命運坎坷,親人的誤解、生活的磨難如重重陰霾,籠罩著他的成長之路。但他從未放棄,在困境中不斷掙紮、奮進。此刻,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他心中那團被壓抑已久的火焰,正被重新點燃。

如同破土而出的新禾一般,舜的內心在這片土地上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力量。他深知,眼前的這片土地,不僅孕育著農作物的生長,更孕育著他的希望與未來。他堅信,終有一日,自己能迎向那高懸穹蒼的浩浩天光。

泥濘在腳下深沉低語,仿佛在訴說著土地的故事和歲月的滄桑。每一步踏下去,都能感受到泥土的厚重與堅韌。汗水從舜的額頭滾落,滴入腳下的土地,與熱血在他挺直的脊梁中交彙成河。

蒲衣子點化過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寸筋骨屈伸,此刻都化作了沉埋在壟畝之間的無言天籟。舜在勞作中,漸漸領悟到了一種境界:當軀體緊貼古老的大地,靈魂便在那低垂的姿態中學會了最接近蒼天的姿勢。

太陽漸漸升高,熾熱的陽光灑在大地上,勞作的人們卻絲毫沒有停下手中的動作。舜的身影在人群中格外顯眼,他的動作愈發嫻熟,力量愈發沉穩。

中午時分,勞作的人們暫時停下手中的活計,在田邊的大樹下休息。舜坐在一旁,望著眼前這片被他們翻耕過的土地,心中滿是感慨。

休息片刻後,眾人又起身投入到勞作中。午後的陽光更加熾熱,但大家的熱情絲毫未減。舜在勞作中,不斷思索著老者的話,心中對未來的信念更加堅定。

日落時分,天邊被染成了一片絢麗的紅色。勞作的人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拖著疲憊卻又滿足的身軀踏上歸途。舜走在最後,回頭望著這片被他們精心耕耘過的土地,心中充滿了不舍與期待。

夜晚,舜躺在簡陋的房屋裡,回想著白天勞作的點點滴滴。蒲衣子的教誨、老者的話語,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星辰,照亮了他的內心。他知道,自己的人生之路還很漫長,未來或許還會麵臨更多的挑戰,但他已不再畏懼。

喜歡華夏英雄譜請大家收藏:()華夏英雄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末世海上堡壘 榴蓮味的星光 維度代行者 戰神圖譜 瘋了吧?你管這叫58號落選秀? 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 魂穿大唐:開局便被長樂賴上了 惹我?首富我閨蜜,攝政王我義兄 大明:我是朱標他舅 1946:係統綁定,家族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