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在爹娘心頭那座名為“長期藥費和未來照料”的沉重山丘,終於轟然崩塌、煙消雲散。
壓在頭頂的生存巨石一卸,薑閏坤緊繃數月的心弦也隨之鬆弛下來。
身體已經複原如初,甚至淬煉得比大學時代,那具熬夜通宵的“亞健康軀殼”要強韌百倍。
《中天紫微功》的運轉也步入正軌,丹田氣海那團稀薄的“璿璣玉衡”星力旋渦,如呼吸般隨著月升星現而自然流轉,無聲無息地壯大著。
每晚雷打不動的吐納采星,已成了融入骨髓的本能。
那麼,突然空下來的漫漫長日,該做什麼?
薑閏坤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那套冰冷中二、名字長到能當裹腳布用的“無敵修仙係統”給的基礎功法——《紫微鬥闕玄章》和《中天紫微功》。
功法是好功法,立竿見影。
但這東西……未免太“乾”了!
除了教他怎麼吸收星力、怎麼在身體裡搬運、怎麼衝擊關竅這些硬核操作指南,關於這套功法的背景底蘊、理論基礎,乃至所謂的“道法自然”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一概欠奉!
係統就像個無情的程序猿,丟給他一個編譯好的超強運行包exe文件),卻連最基礎的源代碼.cpp)和開發文檔reade)都懶得給!
這讓他有種穿著頂尖宇航服,卻不知如何啟動推進器的感覺。
“不能這麼瞎練!’”
薑閏坤骨子裡那份理工男的嚴謹和求知欲瞬間覺醒。
萬一運行包裡有bug呢?
萬一這係統是個打著修仙旗號的傳銷陷阱呢?
哪怕不是陷阱,對力量的來源懵然無知,與行屍走肉何異?
他需要一個解釋體係!
互聯網時代最大的恩賜,就是知識壁壘的崩塌。
以前被玄門道觀視為不傳之秘的典籍,如今隻要敲敲鍵盤輸入幾串字符,就能躍然出現於屏上。
念頭一起,行動力超強。
薑閏坤當機立斷,從剛捂熱的賠付款裡劃出了一筆“知識投資金”。
幾天後,一個騎著破爛小摩托、風塵仆仆的鎮上快遞員,將一個印著大眼貓ogo的紙箱送到薑家門口。
薑家第一台現代化生產力工具——一台性能足夠查閱文檔和看網課的普通筆記本,正式落戶這間水泥牆麵的陋室。
自此薑閏坤的生活,便有了固定節奏。
白天,堂屋角落那張老式木桌成了他的專屬“道場”。
桌上攤開著那台散發著現代冷光的筆記本,屏幕被密密麻麻的文字窗口占滿。
《正統道藏》。
《雲笈七簽》。
《紫微鬥數全書》。
《星官分野考》。
《抱樸子·內篇》。
各種道教經典、修煉雜談、丹術秘要,被他瘋狂地下載、整理、閱讀。
他就像一個餓了太久的人撲向滿漢全席,貪婪地、囫圇吞棗地吸收著一切能與“紫微”、“星力”、“修真”、“道法”沾邊的知識。
眼睛盯著屏幕,手指在布滿茶漬的老式鍵盤上笨拙地敲擊著快捷鍵,筆記本散熱風扇發出低沉的工作嗡鳴,在安靜的山村背景音中顯得格外清晰。
桌角堆起了厚厚的筆記本,上麵不是工整的課堂筆記,而是各種隻有他自己看得懂的符號、圖形、摘錄和塗鴉。
畫滿小點的北鬥九星方位圖。
丹田位置的璿璣玉衡簡易結構圖。
一條條摘自道藏,卻與他體內感受到的“星力真元”隱隱有所衝突、或難以解釋的語句。
“紫府孕神?怎麼孕?”
“九轉成真?轉幾圈?方向順逆?”
道藏裡描繪的“天地靈氣”是混沌彌漫的,可他隻能清晰地感受到冰冷的、定位明確的“星力”灌頂,其他的“靈氣”稀薄得近乎於無,這是為何?
困擾越積越多,理解卻並未豁然開朗。
那些玄之又玄的術語,那些雲山霧罩的隱喻,試圖用凡間的邏輯去解析,就如同用木匠的斧頭去雕刻一粒納米級的星屑,力不從心,徒增煩擾。
然而,煩擾不止於此。
隨著道藏看得越多,記下的筆記越來越厚,薑閏坤發現了一個讓他心頭微凜的現象——
每當他在閱讀那些深奧道藏、尤其是那些關於“感應天地”、“無為法自然”、“溝通寰宇大藥”的理論時,體內那本該如臂使指、運轉流暢的“紫微真元”,竟隱隱傳來一絲凝滯感!
像精密齒輪裡卡進了一粒看不見的砂,又像流暢流淌的溪水下麵,藏著一塊看不見的暗礁。
那種微弱的遲滯、排斥感,讓他丹田氣海那團溫順的星力旋渦,都似乎出現了極其微小的紊亂頻率,仿佛有什麼東西無形地乾擾著它的穩定運轉!
喜歡開局戶口本魔改,大佬逼我修行請大家收藏:()開局戶口本魔改,大佬逼我修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