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精密的代表比約定的九點早了整整二十分鐘。
餘年剛推開新中心的大門,就看見會客區坐著個穿深灰色西裝的男人。對方聞聲起身,四十歲上下,金絲眼鏡後的目光帶著精準的打量。
“餘主任,幸會。”他遞上名片,“陳遠,晨星精密副總裁。”
名片是冷白色的厚卡紙,隻印著姓名職位和公司ogo,沒有電話。餘年接過時注意到他袖扣是某種罕見的黑色金屬,在燈光下泛著冷硬的光澤。
“陳總來得真早。”餘年將人引向會議室,“茶還是咖啡?”
“清水就好。”陳遠坐下時腰背挺直,像經過長期軍事化訓練,“聽說餘主任這裡新開了科技企業合規審查的綠色通道,我們晨星想申請第一批試點。”
他從公文包裡取出一份裝訂精美的項目計劃書:“這是我們準備投產的光學鍍膜生產線技術方案,希望能儘快完成合規審查。”
餘年翻開計劃書。技術參數專業詳實,環保評估、消防驗收等文件一應俱全,甚至附上了完整的供應鏈清單。完美得像個教科書範本。
但就在翻到員工名錄時,他目光微頓——近百個名字裡,近半與李大柱提供的東林科技裁員名單重合。
“很完整的材料。”餘年合上計劃書,“不過我需要確認一個細節——貴司的生產線,與東林科技之前的技術是否存在關聯?”
陳遠嘴角維持著恰到好處的微笑:“我們聘請了部分東林的資深工程師,但技術路線完全不同。這點在專利文件裡有詳細說明。”
“包括李大柱這樣的流水線工人?”
“基層員工隻是按規程操作,不涉及技術核心。”陳遠的回答滴水不漏,“餘主任似乎對個彆員工特彆關注?”
“合規審查需要全麵評估。”餘年迎上他的目光,“包括員工安置是否合法合規。”
會議室的空氣仿佛凝滯了一瞬。
“當然。”陳遠率先移開視線,從包裡又取出一份文件,“這是我們的員工安置方案,所有程序都符合勞動法規定。”
餘年接過文件。補償標準確實高於法定要求,但簽署日期全部集中在東林科技裁員前一周——仿佛早就預料到這場變故。
“材料我們先收下。”餘年將文件歸攏,“審查需要五個工作日。”
“理解。”陳遠起身時,黑色袖扣在桌麵劃過一道冷光,“晨星期待與餘主任的合作。”
送走陳遠,餘年立即聯係王銳:“查一下陳遠的背景。另外,晨星的生產線可能有問題。”
“巧了。”王銳在電話那頭說,“我們剛查到陳遠三年前在海外一家軍工企業任職,回國後直接空降到晨星。還有,東林那個廢廠房今早發生了小型火災——”
“火災?”
“消防說是電路老化,但我們在灰燼裡發現了沒燒完的設備標簽。”王銳頓了頓,“標簽上的序列號,和上周海關查獲的一批管製設備對上了。”
線索像散落的珠子突然被串起。陳遠的軍方背景、完美無瑕的申報材料、恰到好處的火災……這一切都指向某個精心設計的局。
餘年打開加密文檔,在“晨星精密”的條目後補充:
疑點:
1.陳遠真實背景與突然空降
2.員工名錄與東林高度重合
3.申報材料過於完美
4.廢廠房火災疑為銷毀證據」
他沉思片刻,又加上一行:
「應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既然對方想通過正規渠道洗白,那就不妨將計就計。他拿起內線電話:“通知審查組,晨星精密的項目按最高規格處理——每個環節都要嚴格把關。”
放下電話,他望向窗外。城市的天空湛藍如洗,但在看不見的維度,一場新的博弈已經開始。
而這一次,對手的段位明顯高出許多。
喜歡明暗法則請大家收藏:()明暗法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