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餘年團隊緊鑼密鼓地收集證據、進行法律研判的同時,宋家那邊果然沒有坐以待斃。
首先是在一個本地頗具影響力的財經類自媒體上,出現了一篇題為《“雅集”風波:天價索賠背後的管理謎團與“熊孩子”之困》的匿名文章。文章看似客觀敘述事件,實則筆鋒暗藏機鋒。它詳細描述了“雅集”會所珍品庫門“因內部原因”未能鎖閉的細節,強調了會所自身存在的“重大安全管理漏洞”,並引用“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此情況下將會所管理責任與未成年人無心之失的責任完全等同,甚至提出天價賠償,有“轉嫁自身管理成本”、“借機牟利”之嫌。文章雖未明確站隊,但引導讀者同情“不懂事的孩子”和“麵臨巨額索賠的家庭”的意圖十分明顯。
這篇文章如同投入湖麵的石子,迅速在特定圈層內引發討論。一些不明真相的網友開始質疑“雅集”的專業性,甚至有人揣測這是不是會所自導自演的一場戲。
“餘老師,果然來了!”林曉第一時間將文章鏈接發給餘年,語氣帶著氣憤,“他們開始打輿論牌了,想把水攪渾!”
餘年快速瀏覽完文章,臉上不見喜怒,隻是眼神更冷了幾分。“預料之中。對方這是想搶占道德製高點,模糊法律責任劃分的核心。”他沉吟片刻,下令道:“林曉,不用直接下場與這篇文章辯論,那會陷入對方的話術陷阱。你以‘雅集’法律顧問團隊的名義,起草一份簡短、嚴謹的聲明。”
很快,“雅集”會所的官方賬號發布了一份由餘年把關的聲明。聲明沒有糾纏於具體細節,而是著重強調三點:
1.事件已進入正式的法律程序,事實認定與責任劃分將以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據和司法裁決為準。
2.“雅集”一貫重視客戶資產安全,已對內部流程進行徹查並加強管理,對此次事件中暴露的個彆疏忽深表歉意並將嚴肅處理。
3.呼籲各方尊重法律,不傳播未經證實的信息,不進行輿論審判,相信法律會給出公正的答案。
這份聲明不卑不亢,既承認了自身存在的瑕疵將來自主承擔應負責任),又將焦點拉回到了法律框架內,避免了在輿論場上與對方陷入無休止的扯皮。
與此同時,餘年啟動了第二步。他讓老周深挖了撰寫那篇文章的自媒體及其運營者的背景,發現其與一家和迅科科技有長期公關合作的傳媒公司關係密切。雖然無法直接證明是宋家指使,但關聯性已經建立。
“還不夠。”餘年搖頭,“這種程度的輿論試探,隻是開胃菜。宋家真正的底氣,在於他們認定可以通過劃分責任來大幅降低賠償金額。我們需要在他們最自信的地方,給他們一擊。”
他指示林曉,將整理好的、關於監護人法律責任、類似案例中即使場所存在過錯監護人也需承擔主要或同等責任的判決書摘要,以及那份清晰顯示孩子主動推門、放置果汁盒並碰倒的全過程監控錄像的關鍵片段做了必要的隱私處理),通過非正式的、但能確保送達的方式,“泄露”給了宋總的法律團隊。
這是一種無聲的警告和示威:你們想打輿論戰,我們奉陪;你們想摳法律細節,我們證據更紮實;彆妄想能輕易脫身。
果然,在收到這些材料後,宋總那邊的態度發生了微妙變化。他不再通過妻子發聲,而是親自給鄭總打了個電話,語氣緩和了許多,表示希望“更理性、更專業地解決此事”,並提出雙方律師可以先接觸一下。
第一回合的輿論試探,宋家未能占到便宜,反而被餘年用紮實的法律準備和冷靜的應對逼回了談判桌。但餘年知道,這僅僅是開始,真正的硬仗,在於接下來的責任劃分與賠償金額的拉鋸戰。宋家絕不會輕易接受那高達數百萬的賠償方案,他們必然會在會所的管理責任上大做文章,竭力壓低自己的責任比例。
而餘年,已經準備好了更鋒利的武器,瞄準了宋總,或者說迅科科技,更致命的軟肋——那正在關鍵階段的b輪融資。他要在法律博弈之外,開辟第二條戰線,讓宋總切身感受到,有些代價,遠比他想象的要高昂。
喜歡明暗法則請大家收藏:()明暗法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