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晴提供的線索,像一道強光,瞬間刺破了“青鸞”項目周圍的部分迷霧。“未來生態”這個名字,竟然同時出現在楚嘯天當下的資本棋局和多年前的“夜鶯案”邊緣,這絕非巧合。
餘年立刻將“青鸞”項目與“夜鶯案”並線調查的優先級提到最高。他需要弄清楚,這個“未來生態”到底是一個單純的資本工具,還是一個貫穿了楚嘯天多年布局的核心樞紐。
“老周,”餘年接通內部通訊,語氣凝重,“集中火力,攻克‘未來生態’。我要知道它的全部——注冊信息、股東背景,儘可能穿透、所有銀行賬戶流水,尤其是大額和跨境往來、控股或參股的所有子公司、以及……它曆史上所有涉及的法律糾紛,無論大小。”
“明白。目標鎖定,‘未來生態’。”老周的聲音帶著技術高手鎖定目標後的專注,“不過,這種離岸架構層層嵌套,查起來需要時間,而且很容易觸發對方的警報。”
“那就用最隱蔽的方式,從邊緣切入。”餘年指示,“優先查它那些已經清算或看似無關的關聯實體,特彆是與生物科技、化工材料相關的。蘇晴提到的那家返聘了‘夜鶯案’物證鑒定專家的生物公司,是一個絕佳的突破口。”
“明白。另外,吳天那邊和那個境外加密號碼的通訊頻率在昨晚有個小高峰,持續時間約七分鐘。雖然內容無法破譯,但信號源定位精度提高了,可以確定在曼穀。”老周補充道。
曼穀……楚嘯天的海外活動據點之一。這條線也越來越清晰了。
與此同時,林曉按照餘年的指示,完成了“青鸞”項目儘職調查報告的明麵版本。報告措辭嚴謹,客觀列舉了項目的優勢,同時也明確指出了技術數據存在不確定性、市場預測過於樂觀、以及部分合作關係存在誇大等風險點,最終結論傾向於“謹慎觀望,建議投資方進行更深入獨立的技術及商業儘調”。
當這份報告送到吳天手上時,他臉上的笑容明顯僵硬了幾分。
“餘律師,這……是不是太保守了點?”吳天翻動著報告,試圖找出更積極的措辭,“您也知道,現在市場競爭多激烈,這麼好的項目,如果我們自己都沒信心,怎麼說服投資人?”
餘年坐在他對麵,氣定神閒:“吳總,正是因為這個項目潛力巨大,我們才更要負責任。這份報告是基於現有可驗證事實得出的最客觀結論。它並沒有否定項目的價值,隻是提示了需要進一步厘清的風險。真正的優質資本,看重的不正是這種專業和審慎嗎?”
他頓了頓,若有所指地補充道:“而且,有些風險,如果不在前期暴露和解決,等到項目進行到中後期,爆雷的代價會更大。我想,無論是吳總您,還是項目背後真正的……支持者,都不希望看到那種局麵吧?”
吳天的瞳孔幾不可察地收縮了一下,隨即打了個哈哈:“餘律師說得對,專業,嚴謹!那我就先把這份報告給幾位核心投資人看看,聽聽他們的反饋。”
送走吳天,林曉有些擔憂:“餘老師,這份報告會不會讓他們警覺,提前切斷所有線索?”
“不會。”餘年搖頭,“這份報告恰到好處。它既體現了我們的專業能力,沒有盲目背書,避免了未來可能的法律風險;又給了他們一個錯覺,認為我們僅僅停留在商業風險層麵,尚未觸及核心。他們會認為一切仍在掌控之中,甚至會為了打消我們的‘疑慮’,可能主動拋出一些更具迷惑性的‘證據’,或者加快某些步驟,而這,正是我們想要的機會。”
果然,幾天後,吳天再次聯係餘年,語氣輕鬆了不少。
“餘律師,好消息!為了回應您報告中提到的技術疑慮,我們‘青鸞’的首席科學家周博士,特意準備了一場小範圍的技術閉門研討會,深度解析我們的核心‘低溫熱解’工藝,並現場展示部分實驗數據。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周博士平時很少親自出麵講解的。您看,您和您的技術顧問是否方便參加?”
魚兒,似乎想主動把餌食做得更香。
“當然,非常感謝周博士和吳總的邀請。”餘年欣然應允,“我們會準時參加。”
掛斷電話,餘年立刻聯係老周和蘇晴。
“老周,重點查這個周博士的背景,尤其是他與‘未來生態’以及之前那五家失敗公司核心團隊有無關聯。蘇晴,你想辦法了解一下,這個周博士在學術圈的口碑,以及他過去的研究軌跡,有沒有什麼異常中斷或者轉向。”
技術研討會,既是對方展示肌肉的機會,也可能是一個觀察其內部結構、尋找弱點的絕佳窗口。那個隱藏在“青鸞”華麗外殼下的核心,終於要稍微顯露一點真容了。
各方收集來的信息碎片,正被餘年一點點拚接。一張針對“未來生態”及其背後陰影的大網,正在悄無聲息地編織。每一根蛛絲,都可能成為最終鎖定目標的關鍵。餘年知道,他必須保持絕對的耐心和冷靜,在對方自以為是的舞台上,找到那決定性的破綻。
喜歡明暗法則請大家收藏:()明暗法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